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黑心符的意思、黑心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黑心符的解釋

書名。 唐 于義方 著,叙述時人娶繼室之害,以戒子孫。 宋 陶穀 《清異錄·女行》:“ 萊州 長史 于義方 《黑心符》一卷,録以傳後。黑心者,繼婦之德名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 異史氏 曰:‘《黑心符》出,蘆花變生,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黑心符”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引申義及文化内涵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黑心符”字面指黑色的符咒。“黑心”喻指陰險惡毒的用心,“符”為古代道士書寫的秘文,被認為具有神秘力量。組合後字面可理解為象征邪惡意圖的符箓。

二、核心引申義

該詞源于唐代文獻,特指整治妾室的手段或計謀。據宋代陶谷《清異錄·女行》記載:

唐代萊州長史于義方撰《黑心符》一卷,專述訓誡妾室之法。其妻崔氏亦補撰此文,以“黑心符”為喻,警示納妾者反受其害。

此處“符”由道教符箓引申為整治他人的策略,“黑心”則暗指妾室可能存在的禍心或正室懲戒妾室的嚴厲手段。

三、文化内涵

  1. 婚姻制度的産物

    反映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家庭内部妻妾争鬥的社會現象。正室通過制定規訓手段(即“符”)維護自身地位。

  2. 性别權力的隱喻

    “符”作為象征性工具,揭示女性在封建家庭中通過非正式手段争奪生存空間的無奈。

  3. 道德警示意義

    清代《堅瓠集》引用該詞時,強調其警世作用:納妾者若縱容妾室,終将引緻“黑心”之禍。

四、現代認知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但作為文化符號仍具研究價值。學者陳東原在《中國婦女生活史》中指出:

《黑心符》實質是男權社會中,女性被迫參與内宅鬥争的生存策略記錄,折射出制度性壓迫下的人性扭曲。


權威參考文獻

  1. 陶谷《清異錄·女行》(《說郛》卷61收錄)
  2. 褚人獲《堅瓠集·秘集卷三》
  3.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商務印書館,2015年再版(第四章第三節)

(注:因古籍原文網絡公開資源有限,建議通過《中華經典古籍庫》等權威平台檢索原文;現代研究著作可查閱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

“黑心符”是唐代于義方所著的一篇家訓類文獻,主要告誡子孫娶繼室的潛在危害。其内容與風格較為特殊,具體解釋如下:

  1. 核心内容
    該書通過列舉曆史上“悍妻”“潑婦”的惡行,以及丈夫面對繼室時的懦弱表現,警示後人避免因續娶繼室引發家庭矛盾。書中将“黑心”作為繼婦品行的代稱,帶有諷刺意味。

  2. 獨特風格
    與傳統家訓不同,《黑心符》采用幽默辛辣的筆觸,以反面案例進行教化。例如,作者用誇張手法描寫繼室對家庭的破壞性,同時批評丈夫的縱容态度。

  3. 曆史背景
    成書于唐代,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再婚家庭矛盾的關注。宋人陶穀在《清異錄》中提及此書,稱其“錄以傳後”,說明其警示作用曾被後世重視。

  4. 詞義延伸
    現代語境中,“黑心符”有時被引申為描述陰險算計的行為,但這一用法并非原書本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原文内容,可參考《清異錄》等古籍對《黑心符》的收錄與評述。

别人正在浏覽...

剝麻剝啄禀安醭苔除奸革弊楮墨筆硯出師無名詞心刺繡代庖訂誓窦道告饑光備豪競洪施花花綠綠皇權昏天暗地講脣谏匦教乘浃旬精蟲汲援巨構峻厲開置克甯戀棧不去淩晷落後滅殺墨緑侔名内恕糱麴匿止畔宮磐峙烹犬藏弓乾九燂爍起起球事曲述取夏衣人銜融融曳曳生辰吉帖省衣節食深井神情不屬食葷殊疆搜慝所望畏詟相莊如賓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