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夏的意思、函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夏的解釋

《漢書·揚雄傳上》:“以函夏之 大漢 兮,彼曾何足與比功?” 顔師古 注引 服虔 曰:“函夏,函諸夏也。”後以“函夏”指全國。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城南龍華寺》:“寒暑攸葉,日月載融,帝世光宅,函夏同風。” 唐 王勃 《拜南郊頌序》:“揖讓而取文明,指麾而清函夏。” 清 錢謙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顯皇帝遺诏于京口成服哭臨恭賦挽詞》之二:“靜攝周函夏,分封斷鬼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函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中國或全國,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函夏”源自《漢書·揚雄傳》的記載:“以函夏之大漢兮,彼曾何足與比功?”。顔師古注引服虔的注釋稱“函夏,函諸夏也”,意為包容華夏諸國,後引申為全國的代稱。

二、用法與例證

  1. 曆史文獻:
    • 《晉書·後妃傳》用“群黎欣戴,函夏同慶”描述舉國歡慶的場景。
    • 唐代王勃的《拜南郊頌序》中“指麾而清函夏”,指統一全國。
  2. 語義擴展: 除指代中國外,部分文獻(如《昭明文選》)将其與“華夏”并稱,強調地域與文化的整體性。

三、争議與辨析

有少數非權威資料(如、)提出“函夏”與季節相關,但此解釋未見于經典文獻,可能是現代誤讀。主流觀點仍以“全國”為釋義核心。

四、總結

“函夏”是古代對中國的雅稱,常見于漢唐文獻,需結合上下文語境理解其具體指代範圍。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晉書》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函夏》的意思

《函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夏天的信函”,表達了将夏天的思念、感情或消息以書信的形式寄達他人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函夏》的部首是“凵”和“夊”,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函夏》一詞最早見于南宋文學家陸遊的《秋夜讀書示子聿》,在其中描述了他思念夏天的情感。

繁體

《函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函夏」。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函夏可寫作「函下」,表示将夏天的信函往下傳達。

例句

他寫了一封《函夏》給她,表達了他對她的思念。

組詞

- 函件:指書信或信函。

- 函授:指通過信函方式進行學習教育。

近義詞

- 書信:指人們用來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書寫形式。

- 信函:指書信的一種,用于傳遞信息、表達感情。

反義詞

- 夏天:指四季之一,位于春季與秋季之間,氣溫較高,日照時間較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