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日的意思、揆日的詳細解釋
揆日的解釋
(1).測量日影。古多以之定營造方位。語出《詩·鄘風·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 楚 室。” 朱熹 集傳:“樹八尺之臬,而度其出入之景,以定東西。又參日中之景,以定南北也。”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八:“是以望景揆日,盈數可期;撫臆論心,有時而謬。”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因百姓之有餘,間天下之無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十五引《蜀異記·南康祿食》:“公覺,駭汗久之,乃躬詣 雲林 ,炷香禱福,命工揆日修崇,作南宮閣四十。”
(2).指選擇的時日。 宋 王安石 《謝夏噩察推啟》:“方且揆日,以時造門。”
詞語分解
- 揆的解釋 揆 í 度(?),揣測:揆度。揆策。揆古察今。 道理,準則:千載一揆。 事務:百揆。 管理,掌管:揆百事。 舊稱總攬政務的人,如宰相等:閣揆。揆席(宰相之位)。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日的解釋 日 ì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與“夜”相對:日班。
網絡擴展解釋
“揆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
測量日影以确定方位
源自《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這裡的“揆”指測量,“日”指日影。古人通過觀測日影長度和方向來确定建築的方位,例如用八尺高的标杆(臬)測量日出日落的影子以定東西方向,再結合正午日影确定南北方向。這一方法體現了古代天文與建築學的結合,常用于營造宮室或城池。
-
指選擇的時日
引申為通過觀測天象或占卜後選擇的吉日。例如宋代王安石在《謝夏噩察推啟》中寫道:“方且揆日,以時造門”,即指選擇合適的日子前往拜訪。此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中,與占卜、擇吉文化相關。
補充說明
“揆日”的“揆”本義為度量、規劃,後延伸為推測、管理(如“首揆”指宰相)。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古籍或研究文獻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揆日(kuí rì)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指的是預測吉兇的日子。下面将詳細介紹揆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揆日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日(曰),共有13個筆畫。
來源:揆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蔔辭學,即利用八卦卦辭和更易蔔辭等方法來預測吉兇。揆日一詞中的“揆”指的就是蔔筮的意思,而“日”則代表着時間和天命。
繁體:揆日的繁體字為「揆日」,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揆日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一般保持着“手”和“日”的基本形态。其中,“手”的形态可能更加簡化,例如當中的“扌”字。
例句:他請先生揆日,看是否適合結婚。
組詞:揆日可以和其他漢字組成許多詞語,例如:揆時度勢、揆情察理、揆情逆理等等。
近義詞:預測、占卜、蔔筮都可以作為揆日的近義詞,它們都指的是根據某種方法來預測未來的吉兇吉兇。
反義詞:揆日的反義詞是無視、漠視,這些詞相對于揆日來說表示不關心或不相信吉兇的預測。
通過以上内容,你應該對揆日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一定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