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不忘危的意思、安不忘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不忘危的解釋

處在平安的環境,要經常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困難危險。《易·繫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順逆》:“出則祠兵,入則振旅,以閑習之。因於搜狩,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宋 範仲淹 《論西京事宜劄子》:“先王修德以服遠人,然安不忘危,故不敢去兵。”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中:“安不忘危,是在先幾之士;盜亦有道,當知前事之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安不忘危”是一個漢語成語,意為在平安的環境中不忘記可能出現的危險,強調時刻保持警惕。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1. 最早記載:
    《周易·系辭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2. 曆史應用:
    •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強調“安不忘危”,加強軍事和政治改革以鞏固政權。
    • 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用此成語形容角色在順境中仍保持謹慎。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與例句


綜合應用

此成語常用于政治、軍事、企業管理等領域,強調未雨綢缪的智慧。例如:


“安不忘危”不僅是古人的處世哲學,也是現代人應對複雜環境的生存智慧。其核心在于通過預見性和主動性化解潛在危機,體現了中華文化中深刻的憂患意識。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安不忘危的意思

安不忘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安定的時候也要時刻警惕可能發生的危險。它強調了人們在舒適和安全中不能忽視潛在的風險。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安(宀)不(一)忘(忄)危(卩)

來源和繁體

安不忘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一句話:“居安思危”,意思是在安定的時候要思考可能出現的危險。繁體字沒有特定的形式,跟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安不忘危的漢字寫法沒有明顯變化,仍然是安不忘危。

例句

他深知安不忘危的道理,所以即使在成功後也保持着謹慎和警惕。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安全、不安、忘記、危險

近義詞:警鐘長鳴

反義詞:掉以輕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