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善順的意思、善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善順的解釋

善良和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缽邏那伽國》:“氣序和暢,風俗善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設多圖盧國》:“氣序異熱,風俗淳和,人性善順,上下有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善順是漢語複合詞,由“善”與“順”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善良溫順的品性,或指妥善順應事理的行為态度。具體解析如下:


一、字義溯源

  1. 善(shàn):

    《說文解字》釋為“吉也”,本義為吉祥,引申為心地仁厚、言行合宜㊀。如《論語·述而》載“擇其善者而從之”,強調道德與行為的優良㊁。

  2. 順(shùn):

    《說文》解作“理也”,本義為沿紋理剖析,後指遵從規律、調和矛盾㊂。如《周易·革卦》“順乎天而應乎人”,體現順應自然與人事的智慧㊃。

二字結合後,“善順”既形容人性格的溫和良善,亦指處事時靈活順應客觀規律的态度。


二、文獻用例與權威釋義

  1. 品性層面:

    形容人性格柔善、溫順和悅。

    例:《漢書·匡衡傳》顔師古注:“性善順,言其德性和柔。”㊄

    此注點明“善順”指向内在德性的溫和順從特質。

  2. 方法論層面:

    指處理事務時善于順應形勢、因勢利導。

    例:明代王陽明《傳習錄》卷下:“須是善順其理,而裁制之。”㊅

    此處強調在遵循事物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調整。


三、現代詞典定義

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釋義:

善順:

  1. 善良溫順(如“性情善順”);
  2. 妥善順應(如“善順時勢”)㊆。

該定義延續古義,涵蓋品德與行為雙重維度。


參考文獻

㊀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㊁ 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2009.

㊂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㊃ 黃壽祺, 張善文. 《周易譯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㊄ 班固. 《漢書》. 中華書局, 1962.

㊅ 王陽明. 《王陽明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㊆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2.

網絡擴展解釋

“善順”是一個由“善”和“順”組合而成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善”指善良、仁慈,“順”指順從、和順。組合後表示“品行善良且性情溫順,遵從道德規範并樂于助人”。該詞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強調内外兼修的特質(,)。

2.曆史文獻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如:

3.應用場景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補充說明

需注意,“善順”并非成語,而是一個形容詞短語,其内涵既包含道德層面的善良,也包含行為層面的順從()。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大唐西域記》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吃保護神抱腰兵站財賦餐腥啄腐笞箠馳耀摧敗逮通地形奪取帆幅方峻符節官副爺供進構構海唑厚薄畫種焦峣金丹換骨經久不衰巾帓矜張來教毛坯房馬揖妙像彌士謎頭嵌空籤牌蛐蛇軟紅香土馺莎神迹身曆其境神韻市舶使石凍春守價伺瑕抵蠙四月八索葛泝遡田役條教突忽退卻托化晩悟惟大梁味蕾霧疊欀頭小楷謝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