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脊令的意思、脊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脊令的解釋

亦作“ 脊鴒 ”。即鹡鸰。水鳥名。《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毛 傳:“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舍耳。” 鄭玄 箋:“雝渠,三鳥,而今在原,失其常處,則飛則鳴,求其類,天性也,猶兄弟之於急難。”後因以喻兄弟友愛,急難相顧。 宋 黃庭堅 《和答元明黔南贈别》:“急雪脊令相并影,驚風鴻鴈不成行。” 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脊令飛鳴聲不息,先急後悲何悽惻。”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班睽行雁列,原益脊鴒咨。”參見“ 鶺鴒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脊令"是漢語古典文獻中記載的鳥類名稱,現多作"鹡鸰",屬雀形目鹡鸰科動物。該詞具備三層核心釋義:

一、基本詞義 "脊令"讀作jǐ líng,是名詞性合成詞,特指《詩經》記載的鳴禽。《漢語大詞典》指出其"尾部常上下擺動,栖息時尾部不斷顫動,遇驚則鳴"的生物特性。

二、文化釋義

  1. 手足情誼象征 《詩經·小雅·常棣》記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以脊令鳥群居互助的特性,比喻兄弟間相互扶持的倫理關系。漢代鄭玄《毛詩箋》注:"水鳥,今在原,失其常處,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舍"。

  2. 孝道文化載體 宋代《埤雅·釋鳥》記載:"鹡鸰,雍渠也。飛則鳴,行則搖,有急難之意。故《詩》以況兄弟急難,又曰‘載飛載鳴’,言行之急也",揭示其蘊含的孝悌文化内涵。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列為"鹡鸰"的異體字,标注為書面語用詞。在生物學分類中,包含白鹡鸰、黃鹡鸰等6個亞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主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毛詩正義》中華書局,2012
  3. 《埤雅》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4. 《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科學出版社,2021

網絡擴展解釋

“脊令”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指代 “脊令”即鹡鸰,是一種水鳥名。其特點為飛行時鳴叫、行走時尾部搖動(《詩經》毛傳描述),常栖息于近水區域。

二、文學象征 源自《詩經·小雅·常棣》的“脊令在原,兄弟急難”,以鹡鸰失所比喻兄弟在困境中相互扶持,成為“兄弟友愛”的經典意象。後世文學中常沿用此意,例如:

争議點補充 傳統注解認為鹡鸰是水鳥,“在原”暗示其身處異常環境以喻急難,但現代學者指出鹡鸰實際多在近水陸地活動,所謂“異常”可能是文學誇張手法。

(注:如需了解具體詩句或典籍原文,可參考《詩經》《黃庭堅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神謗焰藨草剗剔茶榷枨橘侈言帝徽防城庫飛奴幹渡錢拐子馬陣逛會貴男罕稀合機黃藕冠洚洞蹇亢囏困極才楬橥寄祿精察金谷宴爵位開路鬼匡國困折冷牕凍壁梁壞藜光亂軍鸾旃洛陽田買缺婆焦乾精起更颀颀羣流榮望散戶擅制邵伯訟棠深機設戲搜攬桃笙跳號苕荛同一性無止境狎妓夏曆仙醞銷難哮咆銷注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