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樂詩的意思、樂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樂詩的解釋

可以入樂的詩。古代與徒詩對言。《史記·佞幸列傳》:“ 延年 善歌,為變新聲,而上方興天地祠,欲造樂詩歌弦之。”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詩論二》:“然後知《南》、《雅》、《頌》之為樂詩,而諸《國》之為徒詩也。” 章炳麟 《文學說例》:“半樂詩,樂詩、史詩混合者也。”參閱 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詩入樂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樂詩”是古代文學術語,指可以配樂演唱的詩,與不配樂的“徒詩”相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樂詩指古代能入樂演唱的詩歌形式。其名稱由“樂”(音樂)與“詩”(文字)結合而來,強調音樂與文字的結合。例如《詩經》中的《南》《雅》《頌》均屬樂詩,而《國風》部分早期可能為徒詩。

  2. 曆史文獻佐證

    • 《史記》記載漢武帝時李延年“造樂詩歌弦之”,說明樂詩需配合樂器演奏。
    • 宋代程大昌在《考古編》中明确區分樂詩與徒詩,指出《詩經》中部分篇章為樂詩。
    • 現代清華簡發現的周武王時期樂詩,填補了秦代後樂詩失傳的空白。
  3. 讀音與演變
    詞中“樂”可讀作yuè(表音樂)或lè(表愉悅),此處多取前者。秦代後樂詩逐漸失傳,僅存文字部分,現代考古發現為研究提供了新依據。

  4. 現代應用
    現多用于形容音樂與詩歌結合的藝術美感,或引申為對文藝作品的贊美。例如稱歌手為“音樂詩人”,即取其藝術表現力與詩意結合之意。

提示:若需了解清華簡樂詩的具體内容,可查閱考古文獻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樂詩》的意思

《樂詩》是一個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樂(yuè)意為快樂、愉悅、音樂;詩(shī)指的是以文詞形式表達思想、情感、抒發意境的藝術形式。

因此,《樂詩》指的是快樂、愉悅的詩歌,也可以理解為以音樂形式呈現的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樂的部首是王,讀音為yue4,它的筆畫數為6。

詩的部首是讠,讀音為shi1,它的筆畫數為7。

來源和繁體

《樂詩》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樂府詩。樂府詩是古代樂府官曲的代稱,該種文學形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鼎盛,并對後世文學創作産生了深遠影響。

在繁體字中,《樂詩》可以寫作「樂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樂可以寫作「樂」,詩可以寫作「詩」。

例句

1. 他寫了一首充滿了快樂和自由的樂詩。

2. 這位詩人以音樂的形式創作了一首樂詩,引發了觀衆們的強烈共鳴。

相關詞彙

組詞:樂曲、詩歌、快樂、音樂

近義詞:音詩、韻文、歌謠

反義詞:悲詩、哀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