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驅逐機的意思、驅逐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驅逐機的解釋

殲擊機的舊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驅逐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軍事術語,主要指20世紀上半葉用于空中作戰的戰鬥機型,其核心功能為驅逐敵方飛機、奪取制空權。該詞源自日語「駆逐機」的直譯,在抗日戰争時期被中國軍民廣泛使用,現多被"戰鬥機"替代。

從漢語構詞法分析,"驅"意為趕走、迫使移動,"逐"表示追擊、跟隨,二字疊加強化了主動進攻的作戰特性。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該詞特指"裝有武器裝備,執行空戰任務的軍用飛機"(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1993年版)。在軍事術語體系中,它與同時期的"轟炸機""偵察機"形成功能區分,專司空中格鬥任務。

該術語的鼎盛使用期集中于1930-1940年代,中國空軍在抗日戰争中裝備的霍克Ⅲ型、伊-15型等機型均被稱作驅逐機。據《中國軍事史·空軍卷》記載,當時戰術條例規定驅逐機需完成"攔截敵機、護航轟炸、近距纏鬥"三項核心任務(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2005年修訂版)。這種分類方式在二戰結束後逐漸被北約标準分類取代。

現代語境中,"驅逐機"作為曆史術語仍出現在抗戰題材文獻中。例如《空軍抗戰記憶》收錄的1938年武漢空戰記錄顯示,中國飛行員駕駛蘇制И-16驅逐機擊落日機12架(來源: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2010年公開檔案)。這種用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反映特定曆史階段的軍事語言發展軌迹。

網絡擴展解釋

“驅逐機”是一個具有曆史演變和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驅逐機是殲擊機的舊稱,指用于空中作戰、驅逐敵方飛行器的軍用飛機。現代多稱為“戰鬥機”,主要執行空戰任務,配備機關炮、導彈等武器,具有高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演變

  1. 軍事用途
    早期驅逐機以保衛己方領空為核心任務,通過驅逐敵方飛機确保制空權(如二戰期間德國在城市部署驅逐機中隊)。隨着技術發展,其功能擴展至主動攻擊,逐漸演變為現代殲擊機或戰鬥機。

  2. 術語變遷
    該詞源于20世紀上半葉,後因飛機作戰範圍擴大,“驅逐機”一詞被“殲擊機”“戰鬥機”取代,現多用于曆史或特定語境。

三、其他引申含義

在非軍事語境中,該詞偶被比喻為“排除不良因素的方法或工具”,強調高效解決問題的特性。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四、總結

如需進一步了解軍事分類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權威軍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幫虎吃食犇走遍布表面張力禅德誠信摛光赤胫畜財莼絲慈烏返哺多謀善斷鳳舞鸾歌甘得根隨呴呴嘔嘔禍魁火名駕犂鬋發江曲堅貞校饬憍矜界标節支激犯金花箋機宜勌遊砍一枝損百株衎直揆情度理牢辭麟角筆柳季闾社買山歸卧冒進茅縮梅花三弄民愛魔祟木蕖仆大夫清聖濁賢擒拿曲録尚食盛服審勘食輿嗣育松棟雲牖塘沽協定吐欵晚晚卧榻之側,豈容酣睡線春險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