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颠的意思、杪颠的詳細解釋
杪颠的解釋
(1).樹木末梢。《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天嶠枝格,偃蹇杪颠。” 李善 注:“《説文》:杪,末也。”
(2).泛指頂端。 唐 柳宗元 《晉問》:“萬工舉斧以入,必求諸巖崖之欹傾,澗壑之紆縈,淩巑岏之杪颠,漱泉源之淦瀯。”
詞語分解
- 杪的解釋 杪 ǎ 樹枝的細梢。 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歲杪。月杪。秋杪。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颠的解釋 颠 (顛) ā 頭頂:華颠。 最高最初的部分:颠末(本末)。山颠。 傾倒,跌:颠沛。颠倒(僶 )。颠踬。颠覆。颠撲不破。 上下跳動:颠簸。 古同“癫”,精神錯亂。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杪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 樹木末梢
這是該詞最核心的釋義。如《說文解字》提到“杪”本義為樹梢(),《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中“偃蹇杪颠”即形容樹枝高聳至末梢()。唐代柳宗元《晉問》中“淩巑岏之杪颠”也指攀登至樹木頂端()。
二、引申含義
- 泛指事物的頂端或末端
在文學作品中,“杪颠”可擴展指代山峰、建築等物體的最高點。例如《晉問》中“漱泉源之淦瀯”一句,結合前文語境,“杪颠”被用于描述山崖的頂峰()。
文獻參考
-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司馬相如的賦作,後沿用至唐宋詩文,體現了古漢語中通過自然物象(如樹梢)隱喻抽象高度的表達方式。需注意,現代漢語中此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學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杪颠的意思
杪颠(mǎo diā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頂點、極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杪颠的部首是木(mù),由3個筆畫組成。
來源
杪颠起源于古代漢字,杪的本義是指樹梢的尖端,颠的本義是指頭頂。後來,杪颠逐漸引申為頂點、極端的意思。
繁體
杪颠的繁體字為媌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杪颠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杪顛(mǎo diān)。
例句
1. 他站在高山的杪颠,俯瞰着山下的美麗風景。
2. 這部電影描繪了一個人追求夢想不達到杪颠的故事。
組詞
1. 杪頂(mǎo dǐng):頂端。
2. 杪極(mǎo jí):極端。
3. 杪尋(mǎo xún):尋找極限。
近義詞
頂點、頂峰、巅峰。
反義詞
底谷、谷底、低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