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凋年的意思、凋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凋年的解釋

(1).歲暮。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於是窮陰殺節,急景凋年。涼沙振野,箕風動天。嚴嚴苦霧,皎皎悲泉。冰塞長河,雪滿羣山。”

(2).晚年。 唐 白居易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詩:“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鬚同色復如何,悠揚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宋 楊萬裡 《再辭免劄子》:“伏念某才疏用世,景迫凋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凋年”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凋”本義指草木衰落,《說文解字》釋為“半傷也”,引申為事物衰敗的狀态。“年”作為時間單位,在此特指歲末時段,二者組合構成時間意象,見于《漢語大詞典》對“凋年”的釋義:“指歲暮,亦喻晚年”。

二、文學意象 該詞最早見于魏晉文學,潘嶽《射雉賦》雲“凋年急景”,以冬季萬物凋零映射時光流逝的緊迫感。李白《古風》中“萬象皆凋年”更将自然景象與人生暮年相呼應,形成中國文學特有的悲秋意識表達。

三、語義分層

  1. 表層義:指自然界的歲末時節,如《昭明文選》李善注引“歲将暮也”
  2. 引申義:象征人生晚年階段,清代厲鹗詩作中“凋年卧病”即取此意
  3. 哲學義:承載道家“盛極而衰”的循環觀,《淮南子》注家高誘曾以“凋年”注解四時代序之理

四、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該詞主要保留于書面語體系,常見于曆史小說、詩詞賞析等場景。《現代漢語詞典》将其标注為書面語詞,釋義側重其時間指代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凋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歲暮(年末)
    指一年将盡的時節,常用來描繪冬季的蕭瑟景象。例如南朝宋鮑照在《舞鶴賦》中寫道:“窮陰殺節,急景凋年”,通過自然凋零的景象隱喻時光流逝的蒼涼感。

  2. 晚年(暮年)
    形容人的衰老階段,帶有生命衰微的意境。唐代白居易《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中“悠揚短景凋年急”一句,即以“凋年”暗喻晚年時光的緊迫與孤寂。

二、延伸用法

作為成語時,“凋年”還可比喻事物衰敗、無法恢複生機的狀态,如“凋零的年景”。這種用法常見于文學作品中,通過自然景象映射社會或人生的頹勢。

三、例句與出處

“凋年”既可指自然時間的年末,也可喻指人生的暮年或事物的衰敗,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其文學色彩濃厚,常見于古典詩詞與抒情散文中。

别人正在浏覽...

不恤人言畜藏杵瓜點名都根主子反爾風鑒負氣含靈剛風何取晃搖歡駭豁蕩兼兩結骨胫然荊巫謹斂進卮麇鼯窋窡拉比樂天連捷煉行六出祁山煤炭部陌上桑牧嘯男飾農戶平語潑撒前埭期集費清江使青歲傾誘窮韻燃鼎榮雕如臯雉蕤蕤焫蕭塞井焚舍撒阽升歌射棚蛇蠍為心太常雅樂泰語體語往臉上抹黑物格五月粜新谷纖毳象舞鮮溫孝幕徙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