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樂讬的意思、樂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樂讬的解釋

猶落拓。謂不拘小節,放蕩不羁。樂,通“ 落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謝中郎 雲:‘ 王脩載 樂託之性,出自門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樂讬(lè tuō)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不拘小節、灑脫自在”。以下從釋義、用法及古籍依據角度詳細解析:


一、釋義與詞源

  1. 基本釋義

    “樂讬”形容人性格豁達隨性,不受世俗禮法拘束,近義詞為“落拓”“放達”。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47頁。

  2. 字形與通假

    • “讬”為“托”的異體字,此處通“拓”,取“開拓、豁達”之意。
    • 古籍中常寫作“樂托”或“落拓”,如《世說新語》載:“祖士少似樂托之流。”

      來源:《古漢語通假字字典》(中華書局)。


二、古籍用例

  1. 《世說新語·賞譽》

    “王脩齡問:‘卿何如卿兄?’答曰:‘風流雖不及,樂讬過之。’”

    釋義:此處指性情灑脫勝過其兄。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世說新語箋疏》。

  2. 唐代詩例

    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兀然樂讬酒,酣暢天地間。”

    釋義:以酒寄情,放任自適之态。

    來源:《全唐詩》卷四二八。


三、現代用法與辨析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線上查閱入口(需訂閱)

  2. 《古漢語通假字彙釋》(中華書局)
  3. 《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

    古籍庫鍊接(部分公開内容)

(注:部分鍊接需機構權限,建議通過圖書館數據庫訪問完整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

“樂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礎釋義 “樂讬”通“落拓”,意為不拘小節、放蕩不羁的性格特質。該詞常用于描述人物灑脫隨性的處世态度,強調對世俗禮節的超脫。

二、出處與用法 最早見于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脩載樂託之性,出自門風”,此處用“樂託”形容王脩載(王荃)不受拘束的個性源自家族傳承。值得注意的是,“樂”在此為通假字,與“落”相通。

三、綜合釋義 該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行為層面:指不遵循繁文缛節的生活方式
  2. 性格層面:暗含對自由精神的追求,可能與魏晉時期名士風度相關。

語用提示: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該詞彙,多出現在古典文獻研究或特定文化讨論中。使用時需注意其蘊含的褒貶雙重性——既可贊賞灑脫超然,也可能暗指疏狂失度。

别人正在浏覽...

飽咯别緒曹孫虿尾潮男成天齒歲侈志觸忤巑叢刀錢道衣發洪反哺坊院防禦機制粉腸馮骥才改途易轍歌手管幹顧憐寒柝沍寒火針活字典京周舊章急灼涓滴蠲吉軍匠快便禮房龍雷論道官彌天大禍幕友弄假成真盆吊撲虎兒祺福栖屑榷取柔瑩舍短取長沈犀哂笑説理文書室私身剔剔撻撻晩暮晚運香槽香火情閑物閑争氣小家子氣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