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虿尾的意思、虿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虿尾的解釋

(1).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鈎。比喻毒之所在。《左傳·昭公四年》:“ 鄭子産 作邱賦。國人謗之,曰:‘其父死於路,己為蠆尾,以令於國,國将若之何?’” 杜預 注:“謂 子産 重賦,毒害百姓。”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詩:“曾經觸蠆尾,猶得凴熊軒。”

(2).借指蠍子。 清 曹寅 《題樸仙畫<五毒圖>》詩之二:“老蟇皤腹不避人,蠆尾爬沙白晝出。”

(3).即虿發。 宋 蘇轼 《次韻黃魯直戲贈》:“細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參見“ 蠆髮 ”。

(4).比喻書法上的“趯”筆。亦泛指書法遒勁。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龍管潤霜,遊茲蠆尾。” 清 陳維崧 《劉逸民隱如》詩:“蠆尾與銀鈎,錯落鋪黃絹。”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傳衛》:“家擅銀鈎,人工蠆尾。”參見“ 蠆尾銀鈎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虿尾"(chài wěi)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本義與比喻義
    指蠍子的尾部,因末端有毒鈎,常被用來比喻毒害或危險所在。例如《左傳·昭公四年》記載,鄭國子産推行賦稅改革時,百姓以"虿尾"諷刺其政策如蠍毒般傷人。唐代杜牧《昔事文皇帝》中"觸虿尾"也暗喻政治風險。

  2. 借指蠍子
    可直接代指蠍子本身,屬于借代用法。

  3. 虿發
    該詞有時與"虿發"相關聯,但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可能指如蠍尾般卷曲的發型或發飾。

  4. 書法術語
    在書法中特指"趯"筆(捺筆的鈎挑部分),形容筆法遒勁有力,如蠍尾般剛健。


建議:若需深入探究典故,可查閱《左傳》相關篇章或唐代詩文注解;研習書法時,可結合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的趯筆技法體會其筆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虿尾》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蚯蚓的尾巴。它由“虿”和“尾”兩個部分組成。 “虿”字的部首是“虍”,總共有6畫。它在古代常用作蠍子的意思,也可以指其他有毒的昆蟲。同時,“虿”也是“螯”的異體字。 “尾”字的部首是“屍”,總共有7畫。它表示身體末端的部分,可以指物體的尾巴或動物的尾巴。 《虿尾》一詞的來源不太明确,可能是古時人們用來形容蚯蚓的尾巴。 在繁體中,虿尾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中,“虿”字有多種寫法,如“蠆”、“蠆蝦”等。而“尾”字在古代寫作“沩”,形狀稍有不同。 以下是一個使用《虿尾》的例句: 他抓住了一隻虿尾,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土壤中。 與《虿尾》相關的組詞有: 虿身(蚯蚓的身體),尾巴(動物的後部分)等。 與《虿尾》近義的詞語有: 蚯蚓尾巴、蟲尾等。 與《虿尾》相反的詞語是: 頭部、前端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