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樂天知命的意思、樂天知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樂天知命的解釋

[contented with one's lot; accept fate and be happy about it; enjoy what is natural and obey what is destined] 安于自己的命運而沒有任何憂慮

詳細解釋

(1).舊謂樂從天道的安排,安守命運的分限。《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 孔穎達 疏:“順天道之常數,知性命之始終,任自然之理,故不憂也。” 南朝 梁 劉孝标 《辯命論》:“然則君子居正體道,樂天知命,明其無可奈何,識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來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慼。” 宋 辛棄疾 《水龍吟·題瓢泉》詞:“樂天知命,古來誰會,行藏用舍。人不堪憂,一瓢自樂,賢哉 回 也。”《儒林外史》第八回:“近來我在林下,倒常教他做幾首詩吟詠性情,要他知道樂天知命的道理。”

(2).現引申為安于現狀,樂守本分。 魯迅 《彷徨·孤獨者》:“但是學校裡的人們,雖是月薪十五六元的小職員,也沒有一個不是樂天知命的。” 巴金 《春》十五:“連她這個樂天安命的年輕姑娘現在也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倒是 覺新 料想不到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樂天知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深刻哲理的成語,其内涵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含義

“樂天”指以豁達心态順應自然規律,“知命”則是認知并接受命運軌迹。組合起來即:以樂觀态度理解生命規律,坦然接納人生際遇,如《周易·系辭上》所言“樂天知命,故不憂”。


二、哲學思想根源

  1. 儒家視角
    孔子提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強調在知曉命運限制後,仍積極踐行道德準則。這種“知命”并非被動認命,而是“不怨天,不尤人”的達觀(《論語》)。

  2. 道家關聯
    部分解讀認為其與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相通,主張在洞悉宇宙法則後實現精神超脫。


三、辯證解讀


四、現代意義

當代語境中,它常被引申為:在認清客觀限制後保持豁達,既不放棄努力,又能平和面對結果,體現“盡人事,聽天命”的平衡哲學。


提示:如需查看完整出處(如《周易·系辭上》原文、李康《命運論》等),可參考、6、7、12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樂天知命

樂天知命是一個成語,意指以樂觀的态度面對命運的安排。下面我們來詳細講解這個成語的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部首和筆畫

樂天知命的部首是“八”(八字底,八成首),屬于偏旁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來源

樂天知命這個成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中國人重視面對命運的态度,講究樂觀積極,對自己的命運有一種深刻的認知和接受。樂天知命正是體現了這種智慧和人生态度。

繁體

樂天知命的繁體字為 “樂天知命”,其中“樂”是樂的繁體,“命”則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樂天知命可以寫作“忒天知命”,其中“忒”是樂的古代寫法,表示快樂、愉悅。

例句

他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着樂天知命的态度,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

組詞

樂觀、知足常樂、命運、天命。

近義詞

樂觀向上、豁達大度、無憂無慮。

反義詞

悲觀失望、苦不堪言、焦慮不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