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踔厲的意思、發揚踔厲的詳細解釋
發揚踔厲的解釋
見“ 發揚蹈厲 ”。
詞語分解
- 發揚的解釋 發展和提倡 發揚正氣詳細解釋.奮發,奮起。參見“ 發揚蹈厲 ”。.煥發。《禮記·禮器》:“德發揚,詡萬物。”《呂氏春秋·過理》:“容貌充滿,顔色發揚。”《北史·齊紀中·顯祖文宣帝》:“ 神武 以帝貌
- 踔厲的解釋 精神振奮,議論縱橫踔厲風發詳細解釋雄健;奮發。 唐 皇甫湜 《<顧況詩集>序》:“偏于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脇,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最為快也。” 明 湯顯祖 《與易楚衡書》
網絡擴展解釋
“發揚踔厲”是一個褒義成語,讀音為fā yáng chuō lì,形容精神振奮、意氣昂揚的狀态,常用于贊頌積極進取的意志或行動。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原義:源自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通過手足揮動、踏地有力的姿态,象征姜太公(太公望)輔佐武王伐纣時勇往直前的決心。
- 引申義:後比喻奮發向上、鬥志昂揚的精神風貌,強調行動中充滿活力和激情。
2.出處與背景
- 最早見于《禮記·樂記》:“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
- 這裡的“發揚蹈厲”與“發揚踔厲”同義,均以舞蹈動作表現周武王伐纣時将士的勇猛意志,後演化為成語。
3.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發揚蹈厲、意氣風發、奮勇當先。
- 用法:多作謂語,修飾人或集體的精神狀态。例如:“青年一代當發揚踔厲,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4.示例與語境
- 文學作品中,如龔自珍的詩句“怨去吹箫,狂來說劍”,暗含從年少輕狂到沉穩奮進的轉變,可呼應“發揚踔厲”的意蘊。
- 現代語境中,常用于鼓勵團隊或個體在困境中保持積極鬥志,如“面對挑戰,全體員工發揚踔厲,最終突破難關”。
5.總結與應用
“發揚踔厲”不僅承載曆史文化内涵,更適用于激勵當代人追求目标時的堅韌态度。其核心在于以昂揚的姿态克服困難,既有曆史厚重感,又具現實指導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發揚踔厲這個詞,意思是指積極發揮激烈的精神狀态,努力奮發向前。現在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發揚踔厲的拆分部首是發和厲。其中,“發”表示發揚、發揮,是個表示動作的意思;而“厲”表示激烈、劇烈,是個表示程度的意思。
- 筆畫:發揚踔厲的總筆畫數是16畫。具體每個字的筆畫數是:發(5畫)、揚(9畫)、踔(13畫)、厲(8畫)。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來源和其它相關信息:
- 來源:發揚踔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原意是指武力使人們感到畏懼。後來逐漸演變為積極努力、奮發向前的意思,用來形容人們在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态。
- 繁體:發揚踔厲這個詞的繁體字是「發揚踔厲」。在繁體字中,每個字的形狀和結構稍有差異,但意思和拼音發音是一樣的。
-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發揚踔厲這個詞而言,古時候寫法中可能存在一些變體字。然而,發揚踔厲這個詞的基本構造和意思仍然保持不變。
- 例句:我們需要發揚踔厲的精神,克服困難,迎接新挑戰。
此外,我們還可以來看看與發揚踔厲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 組詞:發揚踔厲的相關詞彙有:發揚光大、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 近義詞:與發揚踔厲意思相近的詞彙有:勇往直前、奮發向前、積極進取。
- 反義詞:與發揚踔厲意思相反的詞彙有:畏手畏腳、退縮不前、懶散松弛。
希望以上的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