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名。鸱鸮的一種。《爾雅·釋鳥》:“萑,老鵵。” 郭璞 注:“木兔也,似鴟鵂而小,兔頭,有角,毛腳,夜飛,好食雞。”按,鸱鸮頭之兩側有角羽突出如耳, 郭璞 所雲之角,或即此。鵵,亦作“ 兔 ”。 王引之 《經義述聞·爾雅》:“《説文》無鵵字。《釋文》曰:‘鵵,本又作菟,音兔。’蓋萑頭似兔,故謂之老兔,又謂之木兔矣。《玉篇》:萑,老兔。字不從鳥,與 郭 注同。而鳥部又有鵵字,則後人所加也。”
您查詢的“老鵵”一詞可能存在字形混淆或輸入錯誤。根據現有資料,更常見的詞彙是“老媪”(lǎo ǎo),指老年婦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老媪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次出現:
若您确實需要查詢“老鵵”,建議核實原詞準确性。古代“鵵”字多指鸱鸮類鳥(如《山海經》有“鵵鳥”),但“老鵵”組合未見明确釋義,可能為生僻詞或特定語境用法。
老鵵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老”和“鵵”兩個字組成。
在老鵵這個詞中,“老”的部首是“⺌”,它的筆畫數是6。而“鵵”的部首是“鳥”,它的筆畫數是19。
老鵵一詞最初出現在《漢書·古今人表》中,形容人年紀大而行動敏捷,有如老鷹一般靈活。這個詞語形象地描繪了老年人在身體衰老的同時,依然保持着迅捷和敏銳的特質。
老鵵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老鷹」。
根據古代字典《說文解字》記載,古代“鵵”的寫法是「鳥」+「兔」,兔表示突起的意思,形容老鷹的尖嘴和銳利的眼睛。
1. 他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依然像老鵵一樣迅捷而機敏。
2. 這位畫家以其老鵵般的眼力,捕捉到了大自然中的美妙瞬間。
老鵵的組詞不算很多,常見的有:
1. 老鵵目瞪口呆
2. 老鵵觳觫
3. 老鵵返璞
與老鵵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老鷹
2. 翩翩老人
3. 年邁的靈魂
反義詞則可以是年輕、敏捷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