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敗績的意思、敗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敗績的解釋

[debacle;be routed] 打了敗仗;潰敗;失敗的記錄

齊師敗績。——《左傳·莊公十年》

詳細解釋

(1).指軍隊潰敗。《書·湯誓》:“ 夏 師敗績, 湯 遂從之。” 孔 傳:“大崩曰敗績。”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楊誠齋軍門》:“ 孫 壯其言,因與賊戰,乃至敗績。”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

(2).指事業的敗壞、失利。《楚辭·離騷》:“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王逸 注:“皇,君也;輿,君之所乘,以喻國也;績,功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故 蔣琬 敗績於百裡,而為三台之标; 陳平 困瘁於治家,而懷六奇之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敗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軍事潰敗
    指軍隊在戰争中徹底失利或潰散。如《左傳·莊公十年》記載“齊師敗績”,以及《尚書·湯誓》提到“夏師敗績”,均描述戰敗場景。

  2. 事業或國家的失利
    引申為事業、計劃等重大事務的失敗。例如《楚辭·離騷》中“恐皇輿之敗績”,以“皇輿”(君王的車駕)比喻國家,表達對國家衰敗的擔憂。


二、詞源與用法


三、相關辨析


以上解釋綜合了《左傳》《楚辭》等經典文獻及權威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辭海》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敗績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失敗的成績或者戰績。它的拆分部首是負和攵,筆畫總共有17劃。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最早出現在明代翻譯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它的繁體字形狀相同,都是「敗績」。 在古時候,敗績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在古代篆書中,敗績的寫法是「敗蹟」。篆書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字體形式,它的字形比較古老且簡化,與現代字體形式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敗績的例句: 1. 他以優異的戰績取得了勝利,而你卻一直在取得敗績。 2. 這次考試的敗績讓他感到很失望。 一些與敗績相關的組詞包括敗北、成績、勝績等。近義詞可以是戰敗、失利,反義詞可以是勝利、成功。 我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如果你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