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飨的意思、勞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飨的解釋

慰勞犒賞。《後漢書·明帝紀》:“﹝帝﹞幸 南頓 ,勞饗三老、官屬。”《後漢書·烏桓傳》:“是時四夷朝賀,絡驛而至,天子乃命大會勞饗,賜以珍寳。” 宋 陳善 《扪虱新話·鮑永誅彭豐等》:“﹝ 鮑永 ﹞乃會衆人修鄉射之禮,請 豐 等共觀,因此擒之。 豐 乃持牛酒勞饗, 永 手格殺 豐 ,因擒破黨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飨(láo xiǎng)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現屬生僻用法,其核心含義為設宴犒賞有功之人,強調通過飲食款待表達慰勞與敬意。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用法及權威參考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構詞解析

  1. 勞(勞)
    • 本義指“慰勞”“犒勞”,《說文解字》釋為“劇也”,引申為對辛勤者的酬謝。
    • 例:《周禮·天官·膳夫》“王燕飲酒,則為獻主”鄭玄注:“王以飨燕勞群臣。”
  2. 飨(饗)
    • 本義為“以酒食款待”,《說文》載:“飨,鄉人飲酒也”,後泛指宴請。
    • 字形演變:甲骨文象二人對坐共食,後引申為宴享神靈或賓客(如“飨祀”)。

合成詞“勞飨”:結合二者,指以宴席形式慰勞有功者,屬古代禮儀性犒賞行為。


二、權威詞典釋義與書證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勞飨:設宴慰勞有功之人。

    書證:唐·王維《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勞飨将士,歌舞溢于軍中。”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飨通“享”,指宴享。勞飨即“以酒食犒勞”,多見于漢唐文獻。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

  3. 《辭源》(第三版)

    勞有“慰勞”義項;飨為“宴飨”專稱。并舉《後漢書·班固傳》“勞飨四夷之客”為例。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


三、文化背景與使用場景


四、經典文獻用例

  1. 唐代軍事文書

    《李衛公問對·卷中》:“戰勝則勞飨士衆,薦功于廟。”

    (描述戰後以宴席表彰将士的禮制)

  2. 外交場景

    《新唐書·吐蕃傳》:“帝勞飨使者,賜良馬、精甲。”

    (體現對使臣的宴請式禮遇)


“勞飨”是承載古代禮制文化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字源、曆史語境及權威辭書佐證。現代雖罕用,但對理解傳統文化中的酬功儀式具有重要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勞飨”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láo xiǎng
釋義:指通過宴請、賞賜等方式慰勞和犒賞他人,常見于古代軍事、外交或重要儀式場合。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

    • 《後漢書·明帝紀》記載,漢明帝曾“幸南頓,勞饗三老、官屬”,即通過宴請地方長老和官員以示慰勞。
    • 《後漢書·烏桓傳》提到,四夷來朝時,天子“大會勞饗,賜以珍寳”,體現外交場合的犒賞。
  2. 軍事策略
    宋代陳善《扪虱新話》中,鮑永以“修鄉射之禮”為名擒敵後,彭豐曾“持牛酒勞饗”,但最終被擊殺,說明“勞飨”也可用于軍事計謀的語境。


三、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于古漢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近義詞,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緣比傅兵旅裁鑒層層深入蟾輝牀筵出險村聚大字報點點搠搠東歪西倒鬥豔争芳多彩反鉛鳳靥副官亘連公試孤根灏瀁後影魂旦澗陰嚼子接籬基級矜詫脊椎連合理鑒靈座吝澀倫輩漫沒悶窒命路母本擰成一股弄唇吻判割纰罽平頒铍掩僻幽全書曲摺日淺殺戒商場上哲時叙説怿佻勇銅镘吐逆外州未及先輩相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