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pinal column;spine]∶脊柱
(2) [vertebra ( pl. vertebrae)]∶椎骨
構成脊柱的椎骨。通稱脊椎骨。《素問·氣府論》:“督脈下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髮際後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脊椎”是生物體内的重要結構,指由一系列椎骨連接形成的柱狀骨骼系統,主要功能包括支撐身體、保護脊髓及參與運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脊椎又稱“脊柱”,是人和脊椎動物共有的中軸骨骼,由多塊椎骨(如頸椎、胸椎、腰椎等)通過關節和韌帶連接而成。人類脊椎通常包含33-34塊椎骨,成年後部分椎骨融合為骶骨和尾骨,最終形成26塊。
椎骨分類
内部結構
每塊椎骨中央有椎孔,連成椎管保護脊髓;椎骨間通過椎間盤緩沖壓力,韌帶維持穩定性。
常見疾病包括脊椎側彎(青少年多發)、腰椎間盤突出(長期勞損導緻)、骨質疏松性骨折(老年人常見)。日常需注意坐姿、避免久坐、加強核心肌群鍛煉以保護脊椎。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疾病或解剖細節,建議參考醫學圖譜或專業文獻。
《脊椎》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人類和脊椎動物背脊的骨骼部分,包括脊柱和脊髓。脊椎是人體最重要的骨骼之一,起着支撐、保護腦和脊髓,以及連接肌肉和骨骼的作用。
《脊椎》的部首是⺼(肉部)和木(木部)。它的筆畫數為11,按照筆畫順序依次為:一、一、一、一、一、一、丨、一、丨、一、丶。
《脊椎》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司馬法·檄法》這本書中。後來逐漸成為現代漢語中描述人類和脊椎動物背部骨骼的常用詞彙。
脊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脊椎」。
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在古時候,脊椎的字形是「脊椎」,字義與現代相同,隻是在字形上稍有不同。
1. 他的脊椎受傷了,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2. 脊椎疾病會導緻背部疼痛和局部麻木。
3. 這種運動對加強脊椎骨骼的健康非常有益。
1. 脊椎骨(指人體或動物的背部骨骼)
2. 脊椎動物(擁有脊椎骨的動物)
3. 脊椎疾病(指影響脊椎健康的疾病)
1. 脊柱(指支撐人體的骨架)
2. 背脊(指人體或動物背部的部分)
3. 脊髓(指位于脊柱中的神經組織)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脊椎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