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aternal)grandmother]∶北方俗稱外祖母和接生婆為姥姥
(2) [old woman]∶對年老婦人的尊稱
稱年老女仆。 明 高明 《琵琶記·牛相教女》:“老姥姥,你年紀大矣,你做管家婆婆,到哄着女使每閑嬉,是何所為!” 明 湯顯祖 《邯鄲記·閨喜》:“姥姥,一從 盧郎 征西,杳無信息不知彼中征戰若何?”
(1).稱外祖母。 明 沉榜 《宛署雜記·民風二》:“外甥稱母之父曰老爺,母之母曰姥姥。”《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一直管裝管卸,到姑娘抱了娃娃,他作了姥姥。” 管桦 《小英雄雨來》:“明天你到 東莊 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訴他舅舅。”
(2).對年老婦人的尊稱。《紅樓夢》第四十回:“﹝ 李紈 ﹞又回頭向 劉姥姥 笑道:‘姥姥也上去瞧瞧。’” 冰心 《超人》:“他除了每天在局裡辦事,和同事們說幾句公事上的話;以及房東 程姥姥 替他端飯的時候,也說幾句照例的應酬話,此外就不開口了。”
(3).收生婆。《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還是你乾女兒説:‘别是胎氣罷。’這麼着,他就給他找了個姥姥來瞧了瞧,説是喜。”
“姥姥”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稱謂詞,具體解釋如下:
親屬稱謂
指母親的母親,即外祖母。北方方言中普遍使用此稱呼,如北京、東北等地,而南方部分地區(如湖南)可能将“姥姥”用于曾祖母的稱呼。
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可用于稱呼非親屬關系的年長女性,例如《二刻拍案驚奇》中提到的“老姥”即此類用法。古典文學中亦常見此義,如《世說新語》中的“客姥”指老年女店主。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文學案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方言研究資料。
《姥姥》一詞指的是女性的祖母。在中國文化中,姥姥被視為家庭中的重要角色,通常是對孩子們關愛、呵護和教育的重要人物。
《姥姥》一詞的拆分部首為女字旁(女字的左側),該部首在漢字中表示與女性有關的概念。該字共有10個筆畫。
《姥姥》一詞最初來源于古代漢語,其字形演變過程複雜,經曆了多次變化。在古代漢字中,該字以形象化的方式描繪出了女性的形态特點,并結合了女子的家庭地位以及對她們的尊重和敬愛。
《姥姥》一詞的繁體字形為「姥姥」。
根據古代漢字的發展和變遷,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今時略有不同。然而,基本的形态和意義仍然保持一緻。
1. 我的姥姥常常給我講她年輕時的故事。
2. 每年過年,我都期待着去姥姥家團聚。
1. 姥爺:指的是女性的祖父。
2. 外婆:指的是母親的母親。
3. 姥姥家:指的是姥姥所在的家庭。
4. 姥姥花:指的是一種觀賞植物。
1. 奶奶:也指的是女性的祖母,與姥姥的意義相近。
2. 老太太:也可以用來稱呼年長的女性。
小孩:與姥姥的年長身份相對應,指的是年幼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