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蓋的意思、露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蓋的解釋

(1).車無帷蓋。儀仗不整貌。借指君王栉風沐雨,戎馬倥偬或蒙塵遭難。《史記·蕭相國世家》:“ 漢 三年, 漢王 與 項羽 相距 京 索 之閒,上數使使勞苦丞相。 鮑生 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宋 嶽珂 《桯史·獻陵疏文》:“恭惟 大行孝慈淵聖皇帝 ,夙躋上聖,遽辱多艱,嗣服幾年,躬勤庶政。屈尊絶域,本為生靈,已深露蓋之嗟,更劇輬車之痛。”按, 孝慈淵聖皇帝 指 宋欽宗 。

(2).泛指勞苦狼狽貌。 宋 陸遊 《謝晁運使啟》:“焦頭爛額,本資衆力之同;露蓋暴衣,至屈使華之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露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車無帷蓋,儀仗不整
    指古代君王或将領在行軍、征戰中因條件艱苦,車馬缺乏帷蓋等裝飾,儀仗不齊整。常引申為形容君王栉風沐雨、戎馬倥偬或蒙塵遭難的境遇。
    文獻例證:

    •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劉邦與項羽交戰時“暴衣露蓋”,鮑生以此提醒蕭何注意君王的猜疑。
    • 宋代嶽珂《桯史·獻陵疏文》用“露蓋之嗟”描述宋欽宗蒙難時的困頓。
  2. 泛指勞苦狼狽
    擴展為形容人經曆艱辛、處境困窘的狀态。
    例證:

    • 陸遊《謝晁運使啟》中“露蓋暴衣”表達對晁氏在困境中相助的感激。

二、相關延伸

“露蓋”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表達,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史記》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露蓋的詞義和拆分部首筆畫

露蓋這個詞是由兩個字組成,即“露”和“蓋”。

“露”是一個多義詞,其中一個意思是指天空中的水汽凝結成的小水滴所組成的水珠。相應的拆分部首為“雨”,拆分筆畫為5畫。

“蓋”的意思是用來遮蓋、覆蓋或保護的物體。拆分部首為“皿”,拆分筆畫為9畫。

露蓋的來源和繁體

露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用蓋子蓋住容器裡的液體,避免液體散失或受到外界污染。當容器中的液體蒸發後,蓋子上會凝結出水珠,形成露水。因此,“露蓋”被用來形容露水凝結在蓋子上的現象。

在繁體字中,露蓋的寫法為「露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露蓋的寫法稍有不同。使用小篆書寫時,露的字形為「䍦」,蓋的字形為「蓋」。

露蓋的例句

1. 他們在夜晚露天露蓋睡覺,看着天上的星星入睡。

2. 因為露蓋了一晚,草地上的涼氣使我感到清爽宜人。

露蓋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露水、露珠、蓋子、蓋井、蓋房子

近義詞:露水、晨露

反義詞:掩蓋、隱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