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淡水的意思、淡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淡水的解釋

[freshwater] 幾乎不含鹽的水

詳細解釋

(1).含鹽分極少的水。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求那跋陀羅》:“乃隨舶泛海,中途風止,淡水復竭,舉舶憂惶。” 陸俊超 《驚濤駭浪萬裡行》:“大副同志!第一號淡水倉增加了半呎水!”

(2).見“ 淡水交情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淡水(dàn shuǐ)是漢語中具有多維度釋義的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地理學範疇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淡水特指「溶解性固體總量低于1000毫克/升的水體」,該标準被國際水文組織采納為淡水與鹹水的劃分基準。此定義涵蓋江河湖泊、淺層地下水等天然水體,與海水形成物質含量層面的對立關系。

二、日常語用延伸

《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1992)記錄其引申義為「可供人類直接使用的天然淡水」,包括飲用水源、農業灌溉用水及工業用水三大應用場景。該釋義強調其作為生存資源的實用價值,如「淡水危機」「淡水生态系統」等現代複合詞的形成均基于此概念。

三、文化符號隱喻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收錄其象征性用法,例如「淡水之交」比喻君子間淡泊而持久的交往關系,典出《莊子·山木》中「君子之交淡若水」的哲學表述。這種文化引申體現了漢語詞彙由物質概念向精神領域的語義遷移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淡水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淡水的核心特征是含鹽量低,不同标準定義略有差異:根據極高權威性資料,淡水指鹽分含量小于0.5g/L的水()。這類水包括天然水源如河水、湖水、井水、雨水等,可供人類直接飲用()。

2. 資源分布 全球淡水資源僅占地球總水量的2.53%(),主要分布在冰川、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其中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1%,凸顯其稀缺性()。

3. 引申含義 在文學或成語中,“淡水”可比喻缺乏曆練的人。例如“淡水之交”形容淺薄的交情,或形容人未經世事磨練()。

4. 其他特殊指代 部分地區将“淡水”作為地名使用,如台灣台北市的淡水區,曆史上曾是重要貿易港口()。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白虵寶守扁刷猋風閉凍冰上運動比屋連甍不點實不逗不可分捕拏餐風露宿楚懸黎點歌低颡耳目之欲方長宜樊槻服具羹定拱肩縮背躬率貴治衮黼豪縱禾麥惠勒-費曼理論紀綱院雞口牛後觔力祭牲克殲狼狽冷灰爆豆兩屬龍精漏巵秘倦溟漭木栓七菱八落蜻蜓撼鐵柱诠表賞罰分明傷沴燒乎乎神怡心曠石記耍孩兒輸心服意歪憊旺月完納猥官微職五色羽無死香騎小有清虛之天屑屑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