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牢鼎的意思、牢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牢鼎的解釋

指盛牲肴的食鼎。《周禮·天官·膳夫》“鼎十有二” 漢 鄭玄 注:“牢鼎九,陪鼎三。” 賈公彥 疏:“﹝牢鼎九:﹞牛、羊、豕、魚、臘、腸胃同鼎、膚、鮮魚、鮮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牢鼎”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古代禮制與引申義來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實物禮器
    指古代盛放祭祀牲肉的食鼎,屬于周代禮制中的重要器物。根據《周禮》記載,周代用鼎制度中“牢鼎九,陪鼎三”,其中“牢鼎”用于盛放牛、羊、豕等主要祭品,如牛鼎、羊鼎、豕鼎等,與簋配合使用形成等級規範。

  2. 制度象征
    引申為固定不變的制度或法律體系,取“牢”的穩固之意與“鼎”的權威象征,比喻長期穩定、難以更改的規章。

二、詳細解析

三、用法示例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與制度研究,如:“周代牢鼎制度體現了宗法社會的等級秩序。”(引申義用法可參考現代語境中的制度比喻,但需結合具體上下文。)

建議需深入考證時,可查閱《周禮》原文及漢代注疏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牢鼎的意思

牢鼎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沉穩、堅固。在文學作品中,牢鼎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物體的性格或特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牢鼎的部首是鼎(dǐng)。

牢鼎的總筆畫數是17。

來源

牢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尚書》中的一句話:“朋友之心,直而不忘曲,牢鼎不拔。”這句話意味着真誠與堅定的友誼。

繁體

在繁體中,牢鼎的寫法保持不變(牢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牢鼎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比略有不同。它的形狀稍微草率一些,但整體結構仍然是鼎字在上,牢字在下,呈現出一種堅固的形态。

例句

1. 他的性格就像牢鼎一樣,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沉穩地應對。

2. 這座古城的建築如同牢鼎一般,已經經曆了幾百年的風雨,仍然屹立不倒。

3. 他的決心如同牢鼎一般堅固,不會動搖。

組詞

穩牢、堅牢、堅如磐石、鐵骨铮铮

近義詞

穩固、堅實、堅定、牢固

反義詞

搖搖欲墜、動搖、脆弱、不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