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詈詞。謂粗野之人。《宋書·王玄谟傳》:“ 柳元景 、 垣護之 并北人,而 玄謨 獨受‘老傖’之目。”按,《晉書·周玘傳》:“﹝ 玘 ﹞将卒,謂子 勰 曰:‘殺我者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 吳 人謂 中州 人曰傖,故雲耳。”亦謂鄙陋之人。 清 鄭燮 《四子書真迹序》:“近見有腐儒老傖,以全《禮》不便幼學,甚且不便兩闈,簡而為《禮注》,又簡而為提要,為心典,殊可痛恨。”
(2).無賴相呼之稱。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今自 鎮江 而下, 浙 閩 沿海之地,無賴相呼曰老傖。”
“老伧”是一個帶有貶義色彩的詞彙,由“老”和“伧”組成:
“伧”的含義
“伧”讀作cāng,本義指粗俗、鄙陋,常用于形容人缺乏教養或舉止粗野。例如“伧夫”即指粗鄙之人。
“老伧”的用法
組合後,“老伧”多用于譏諷或輕蔑地稱呼年老而粗俗的人,暗含對對方品行、修養的貶低。例如:“此人言行粗魯,實乃一老伧。”
語境與注意
該詞常見于古典文學或方言口語中,現代使用較少。需注意語境,避免冒犯他人。若用于文學創作,需結合人物刻畫需要。
若需更具體的文獻例證或方言用法,建議補充語境或查詢方言詞典。
《老伧》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年老的人”或“年長的男性”。
《老伧》的部首是“人”,由兩個筆畫組成。
《老伧》這個詞語源于古時的漢語,表示年長的男性。通常用來尊稱或描述某個人年紀較大、經驗豐富。
《老伧》的繁體字為「老伧」。
古時候,漢字寫法較為簡單,但并未有特定的寫法規範。一般來說,《老伧》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相同。
1. 這個老伧經驗豐富,可以向他請教一下。
2. 我的爺爺已經是個老伧了,但依舊精神矍铄。
老伧人、老伧事、年老伧人
老翁、老者、老人
少伧、青年、年輕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