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荊州的意思、杜荊州的詳細解釋
杜荊州的解釋
晉 杜預 曾官鎮南大将軍,都督 荊州 諸軍事,故稱。 唐 高適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公才 山吏部 ,書癖 杜荊州 。”
詞語分解
- 杜的解釋 杜 ù 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阻塞(?),堵塞(乮 ):杜絕。杜塞(乮 )。杜門謝客,防微杜漸。 〔杜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
- 荊州的解釋 .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于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東晉 定治 江陵 現屬 湖北 ,為當時及
網絡擴展解釋
“杜荊州”是古代對西晉名将杜預的别稱,因他曾擔任荊州地區的軍事要職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杜預(222年-285年)是西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因官至鎮南大将軍,并都督荊州諸軍事(即荊州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故被後人稱為“杜荊州”。
-
曆史背景與引用
唐代詩人高適在《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中寫道:“公才山吏部,書癖杜荊州”,此處借“杜荊州”代指杜預,既凸顯其軍事成就,也暗含對其博學多才的贊譽(杜預曾注解《左傳》,被稱為“《左傳》癖”)。
-
延伸說明
“杜荊州”的稱呼體現了古代以官職代指人物的傳統,類似用法如“王右軍”(王羲之)、“杜工部”(杜甫)。杜預在曆史上以“武庫”之才聞名,既是軍事家,也是學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杜預傳》或高適詩作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杜荊州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地名,指的是曆史上的荊州城,現在位于湖北省的荊州市。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木和草。它由12個筆畫組成。在繁體字中,杜荊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杜荊州的字形略有不同。例如,在楚篆中,杜荊州被寫成“杕荊州”。在小篆中,它被寫成“杕荊州”。這些變體顯示了漢字演變的曆史。
以下是一個使用杜荊州的例句:杜荊州是一座曆史悠久且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
杜荊州這個詞可以通過組詞的方式,與其他詞彙搭配使用,例如:杜城、荊州人、荊州黃酒等。
近義詞可能包括:荊楚、荊浩、楚荊等,它們都與荊州地區或楚國相關。
我無法提供杜荊州的反義詞,因為這個地名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