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分竹的意思、分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分竹的解釋

給予作為權力象征的竹使符,謂封官授權。 南朝 宋 顔延之 《家傳銘》:“建節 中平 ,分竹 黃初 。”《梁書·蕭子顯傳》:“仁威将軍、 吳興 太守 子顯 ,神韻峻舉,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喪殞,惻愴于懷。” 唐 無可 《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讨使》詩:“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分竹”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分竹(拼音:fēn zh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核心含義為封官授權。其字面意義源于古代授予官員權力的象征物——竹使符(一種符信,用于調兵或任命官職),因此可理解為“将竹符分授給官員,賦予其職權”。


出處與曆史用例

  1. 南朝宋·顔延之《家傳銘》
    “建節中平,分竹黃初”,指通過分竹符來任命官職,體現權力授予。
  2. 《梁書·蕭子顯傳》
    記載蕭子顯“分竹未久,奄到喪殒”,描述其短暫擔任吳興太守的經曆,強調分竹符與官職的關系。
  3. 唐代無可《送李使君赴瓊州》
    “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以分竹符象征官員赴任。

使用場景與引申


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分竹”最初是古代政治制度中權力授予的象征,後衍生出任務分解的比喻義。需注意其曆史背景與現代引申的區别,避免混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朝至唐代的史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分竹》的意思

《分竹》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将竹子切割成兩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分竹》的部首是“竹”,筆畫數是8。

來源

《分竹》一詞源于古代中國的農村生活。在古時候,人們常常需要使用竹子來制作各種物品,如筐籃、竹筒等。為了方便使用,他們會将竹子切割成兩段。

繁體

《分竹》的繁體字為「分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分竹》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用刀将竹子分竹,準備制作一個竹筒。

2. 爺爺将竹子分竹後,制作了一個漂亮的竹籃。

組詞

分割、切割、切斷、剖開

近義詞

切割、切斷、剖開

反義詞

合并、連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