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淡黃色。《史記·天官書》:“格澤星者,如炎火之狀。黃白,起地而上。”
(2).黃金和白銀。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淮南王安神仙》:“ 淮南王 安 ,招緻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鴻寶》、《苑祕》、枕中之書,鑄成黃白,白日升天。” 王利器 校注:“《漢書·本傳》注:‘ 張晏 曰:“黃,黃金;白,白銀也。”’” 唐 牛僧孺 《玄怪錄·裴谌》:“ 裴諶 、 王敬伯 、 梁芳 ,約為方外之友, 隋 大業 中,相與入 白鹿山 學道,謂黃白可成,不死之藥可緻。”《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商小姐 ﹞又與 商 妾把家裡遺存黃白東西在箱匣内的,查點一查點。”
(3).指術士所謂煉丹化成金銀的法術。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淮南王安神仙》:“招募方伎怪迂之人,述神仙黃白之事,財殫力屈,無能成獲。” 唐 白居易 《郊陶潛體詩》之十四:“入山燒黃白,一旦化為灰。”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燕九》:“﹝ 邱處機 ﹞其所受國朝之旌祀而立廟貌於無窮者,豈説紛紜飛昇黃白之流可拟比於萬一也。”
(4).黃色與白色。為正色。 隋 王通 《中說·事君》:“君子非黃白不禦,婦人則有青碧。”
(5).指金印和銀印。 唐 杜甫 《送長孫九侍禦赴武威判官》詩:“繡衣黃白郎,騎向 交河 道。” 朱鶴齡 注:“或曰:黃白即《漢書》銀黃。 顔師古 注:‘銀,銀印也,黃,金印也。’”
“黃白”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以下是其常見解釋:
顔色相關
金銀與財富
煉丹術
其他特殊用法
注:需注意語境差異,例如“黃白”在成語中可能與老人、兒童相關(如“黃童白叟”),但此類用法獨立于本文核心詞義。
《黃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白天。在古代漢語中,黃色被認為是白天的顔色,所以使用黃色與白色來表示白天。
《黃白》的拆分部首是黃(⺤)和白(白),分别屬于“黃色”和“白色”的部首。
黃的拆分筆畫是4畫,而白的拆分筆畫是5畫。
《黃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孟子·告子上》:“夫昏者不知黃白,不知白者不知黑。”這裡使用黃白來比喻黑白是非的辨别。
後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代表白天的意義。
《黃白》的繁體字是「黃白」。
在古代漢字中,黃通常寫作“黃”,而白寫作“白”,沒有現代漢字中的簡化形式。
他在黃白之間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黃白之間,人們忙碌地工作。
黃昏、白天、明白
日間、白晝
黑夜、暗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