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桡的意思、蘭桡的詳細解釋
蘭桡的解釋
小舟的美稱。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飛蓋去芳園,蘭橈遊翠渚。” 元 薩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詩:“木落 淮南 秋,蘭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贻瓶中海棠》詩:“ 吳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蘭橈到酒邊。”
詞語分解
- 蘭的解釋 蘭 (蘭) á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
- 桡的解釋 桡 (橈) á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側的骨頭。 槳,楫。 桡 (橈) á 古同“撓”,削弱。 古同“撓”,打擾。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蘭桡”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美感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小舟的美稱,原指用木蘭樹制成的船槳,後引申代指船本身,常用于古典詩文以增強意境。例如:
- 劉禹錫《采菱行》中“時轉蘭桡破輕浪”
- 歐陽修《采桑子》中“蘭桡畫舸悠悠去”
二、延伸用法
- 象征文采華美
因“蘭”象征高雅,“桡”為船槳,組合後也用于形容辭藻優美的詩文(如提到“蘭桡形容文采華美的詩文”)。
- 組合詞中的意象
常與“桂楫”連用為“桂楫蘭桡”,表示名貴的劃船工具,如《紅樓夢》中“桂楫蘭桡”描述華貴船隻。
三、讀音說明
- 拼音:多數标注為lán ráo(如、2、5),部分古籍注音為lán náo(如、7),現代使用中以“ráo”為主流。
四、典型例句
- 宋祁詞:“倚蘭桡,望水遠、天遠、人遠。”
- 賈島詩:“蘭桡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若需查看更多詩句用例,可參考、9等來源的完整例句列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蘭桡的意思
《蘭桡》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和溫柔。
部首和筆畫
蘭桡的部首是木字旁,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蘭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衛風·蘭桡》一篇,描述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坐在車上,出發去見愛人的情景。
繁體
蘭桡的繁體字為「蘭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蘭桡的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在西漢時期,蘭字的右邊有一個較小的「⺁」字,表示蘭花的形狀;而桡字則是由「木」和「日」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
她的蘭桡舉止優雅,宛如出水芙蓉。
組詞
蘭花、桡形
近義詞
蘭柔、蘭韻
反義詞
剛硬、粗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