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狼貪的意思、狼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狼貪的解釋

(1).如狼之貪婪。喻貪得無厭。《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賦》:“ 秦 失之於狼貪蠶食, 漢 綴之以虵斷龍戰。” 明 李贽 《答陸思山書》:“特中原有奸者,多引結之以肆其狼貪之欲,實非真奸雄也,特為 高麗 垂涎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 冥王 ﹞繁纓棨戟,徒誇品秩之尊;羊很狼貪,竟玷人臣之節。”

(2).借指侵略者的嚣張氣焰。 清 林則徐 《程玉樵方伯德潤餞予于蘭州藩廨之若己有園次韻奉謝》:“我無長策靖蠻氛,愧説樓船練水軍。聞道狼貪今漸戢,須防蠶食念猶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狼貪”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比喻或形容貪婪無度的行為,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1. 比喻貪得無厭
    如狼一般貪婪,形容對欲望的追求永無止境。

    • 典故來源:
      《史記·項羽本紀》提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将“狼”作為貪婪的象征。
      唐代杜甫《有事于南郊賦》中亦有“秦失之于狼貪蠶食”的描述,暗喻秦朝因貪婪而衰敗。
    • 近義詞:貪得無厭、羊狠狼貪(出自《史記》,後指官吏殘酷剝削)。
  2. 借指侵略者的嚣張氣焰
    清代林則徐在詩句“聞道狼貪今漸戢”中,用“狼貪”批判列強侵略行徑,強調其貪婪本性。

二、擴展與用法

三、總結

“狼貪”通過動物本性的類比,生動刻畫了人性或勢力擴張中的貪婪特質,兼具文學意象和現實批判色彩。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其具體指代(個人貪欲或侵略者暴行)。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狼貪

狼貪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狼和貪。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狼的部首是犭,貪的部首是貝。狼的筆畫數為8,貪的筆畫數為9。

來源

狼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典故和寓言故事。狼作為一種兇猛、貪婪的動物,用來形容人的貪婪和貪心。

繁體

狼貪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狼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狼貪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狼的古字形是「良」,貪的古字形是「參」。

例句

1. 他總是狼貪地追求金錢,不顧他人的利益。 2. 這個國家陷入了腐敗的泥沼,狼貪成為了普遍現象。

組詞

· 狼狽(lángbèi):形容困頓、窘迫的樣子。 · 狼心狗肺(lángxīngǒufèi):形容人心狠毒、貪婪惡劣。 · 貪婪(tānlán):形容人貪心、貪欲。

近義詞

貪心、貪婪、貪婪無厭

反義詞

舍得、大公無私、慷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