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箱的美稱。 北周 庾信 《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琅笈雲書,金繩玉檢。”
“琅笈”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最早見于北周文學家庾信的《陝州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琅笈雲書,金繩玉檢。” 此句以“琅笈”比喻珍貴的佛教典籍()。
該詞屬書面雅稱,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文學或學術領域。
琅笈(láng jí),又音為“láng zh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豐富多樣的藏書”。它源于《周禮·洪範》:“三公藏《石經》、《秘書》、《琅笈》。”
琅 (bù shǒu: 玉; bǐhuà: 12) 和笈 (bù shǒu: 竹; bǐhuà: 12)。
琅笈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周禮·洪範》中,用來描述古代三公的藏書情況。後來,這個詞逐漸衍化為表示豐富的藏書或文化知識。
繁體字為「琅籍」。
古字形的「琅」由玉和良組成,表示珍貴美麗。古字形的「笈」由竹上加額,表示寫字之用,形象地表達了書籍。
這個大學圖書館有着一部琅笈大全,涵蓋了各個學科的經典著作。
琅琅、琅琅滿目、寶琅、館琅、小琅琅、小小琅琅
豐富多樣的藏書、豐富多樣的文化知識
貧乏的藏書、匮乏的文化知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