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琅笈的意思、琅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琅笈的解释

书箱的美称。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琅笈云书,金绳玉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琅笈(láng jí)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意蕴的词汇,多用于指代珍贵的书籍或道教经卷。以下从字源、本义、引申义及文化内涵四方面详细解析:


一、字源与结构分析

  1. 琅(láng)

    本义指似玉的美石,引申为“洁白”“华美”之意,如“琳琅”形容珍贵玉石。《说文解字》释:“琅,琅玕,似珠者。”其象征高洁与珍贵,常见于典籍描述宝物(如《尚书·禹贡》载“琅玕”为贡品)。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4卷,第1023页;《说文解字注》。

  2. 笈(jí)

    原指竹制书箱,后泛指书籍、典籍。《史记·儒林列传》有“负笈游学”之典,可见其承载知识的功能。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678页。


二、本义与核心释义

琅笈的字面组合意为“华美的书箱”,实际多指道教经典或珍贵文献,尤见于道教典籍中对经书的尊称。例如:

“琅笈琼函,藏诸秘典。” ——《云笈七签》卷三

此指道教经卷如美玉般珍稀,需以宝匣贮藏。

来源:《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21页;《云笈七签》宋代张君房辑。


三、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道教经籍的象征

    道教文化中,“琅笈”与“琅函”“琼编”并用,喻指神圣不可亵渎的经文。如《道藏》目录称“琅笈秘藏”,强调其玄妙深奥。

    来源:《中华道藏》整理本,前言注释。

  2. 珍贵典籍的代称

    广义上可泛指珍本、善本书籍。清代藏书家黄丕烈题跋中曾以“琅笈”称宋版书,突显其文献价值。

    来源:《藏书家题跋集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第77页。


四、现代使用与权威参考

现代汉语中,“琅笈”属书面雅词,常见于学术、文学语境。权威辞书释义如下:

琅笈:指道教的经籍。亦泛指珍贵的书籍。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4卷,第1025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

注:因该词属专业古语,部分在线辞书未收录,建议优先参考《汉语大词典》《道教大辞典》等权威文献。以上来源书籍可通过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或高校学术资源平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琅笈”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字义分解

  1. 琅:本义为玉石,引申为“洁白、珍贵”,此处形容书箱的精致华美。
  2. 笈:指竹制的书箱,古代文人常用以携带书籍()。

三、历史出处

最早见于北周文学家庾信的《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琅笈云书,金绳玉检。” 此句以“琅笈”比喻珍贵的佛教典籍()。

四、使用场景

  1. 描述藏书丰富的书库或书架。
  2. 比喻学识渊博之人,如:“先生家中琅笈盈室,实为当世大儒。”()

五、补充说明

该词属书面雅称,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文学或学术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哀焭巴峡悲哽倍至别部避姙查验驰波驰道充选丑质词首刀砧板恶虖二天反坐割除功架垢蠹觏闵古甎好几恒守花大姐哗呶歡骇欢谑呼嚎撝呵呼叫狐襟貉袖漏屋名满天下敏速腩炙攀依烹燀媲隆敲棋侵薄乞请蜷局人寿省中慎简世次熟话司炉四殃遂大夫诉理提示题西林壁屠羊说为法惟有吴宫燕污痕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