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閑的意思、枯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閑的解釋

寂寞閑適。 宋 劉克莊 《北山作》詩:“骨法枯閒甚,惟堪作隱君。山行忘地脈,野坐認天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閑"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單字“枯”與“閑”的本義及組合義來理解,并參考古代文獻中的用例。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 基本釋義 “枯閑”是一個形容詞,由“枯”和“閑”兩個語素複合而成。

二、 語境中的含義與用法 “枯閑”一詞在古代詩詞、散文中偶有出現,多用于描繪環境或心境:

  1. 形容環境的荒蕪閑置:
    • 例如,描述一片無人耕種、雜草叢生、顯得荒涼破敗的田地或院落,可稱為“枯閑之地”。這體現了“枯”(衰敗)與“閑”(閑置)的結合。
  2. 形容心境的空虛無聊:
    • 例如,表達一個人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态,内心感到極度空虛、乏味,生活缺乏目标和樂趣,這種心境可形容為“枯閑”。這融合了“枯”(無趣、幹癟)和“閑”(空閑)的雙重意味。
    • 唐代詩人姚合在《閑居遣懷十首》中寫道:“身外無徭役,開門百事閑。倚松聽唳鶴,策杖望秋山。萍任連池綠,苔從匝地斑。料無車馬客,何必掃柴關。” 雖然詩中未直接使用“枯閑”二字,但描繪的閑居生活若缺乏内在的充實,就容易流于“枯閑”之感。後世評注者在分析此類閑適詩時,有時會用“枯閑”來形容其中可能蘊含的過于平淡乃至略顯枯寂的意境。
  3. 形容狀态的停滞無用:
    • 指人或事物處于一種不被需要、無法發揮作用、逐漸衰朽的狀态。

三、 與現代常用詞的區别 “枯閑”與現代常用詞“清閑”、“悠閑”有所不同:

“枯閑”一詞意指一種因閑置、無事可做而導緻的枯燥、荒蕪、缺乏生氣的狀态或心境。它結合了“枯”的幹涸衰敗、缺乏趣味之意,與“閑”的空置無事之意,整體傳達出一種消極、頹廢、價值感缺失的意味,常用于描繪荒廢的環境或空虛無聊的心理感受。

網絡擴展解釋

“枯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古典文獻及詞典解釋歸納如下:

基本釋義

文學出處

該詞出自宋代詩人劉克莊的《北山作》:

“骨法枯閒甚,惟堪作隱君。山行忘地脈,野坐認天文。”
(意為:體貌清瘦閑淡至極,隻適合做隱士;在山間行走忘卻塵世紛擾,靜坐野外觀察天象。)

語境解析

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北山作》全詩及宋代隱逸文化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案堵跋足邊外賓寀并馳陳後主赤帻沖龍玉鋤功石谷倒驗砥砺風節怼險飛觥獻斝福過災生軌蹈軲轳滾漲箍子橫廣謊語黃瘴加護監攝激感隽李枯顇禮佛擄掠迷沉麛卵明曜木榇蛲蛔女貞樸豬纰漏平淺襁至傾蕩情知道齊衾軟資源三犯聲習石隥施贶松落田洫天有不測風雲天章閣駝載王徐應劉晚老公溫詞汙池香帛先手稀飯西高止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