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觥獻斝的意思、飛觥獻斝的詳細解釋
飛觥獻斝的解釋
頻頻傳杯。
詞語分解
- 飛觥的解釋 傳杯。 唐 羊昭業 《皮襲美見留小宴次韻》:“澤國春來少遇晴,有花開日且飛觥。” 宋 梅堯臣 《次韻答黃介夫七十韻》:“物理既難常,達生重飛觥。” 清 陳維崧 《莺啼序·春日遊平山堂即事》詞:“
- 斝的解釋 斝 ǎ 古代青銅制的酒器,圓口,三足。 筆畫數:; 部首: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飛觥獻斝”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ēi gōng xiàn jiǎ,主要用于形容宴飲時頻頻舉杯、開懷暢飲的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觥和斝均為古代酒器(觥為獸角或青銅制,斝為三足圓口酒器),成語字面意思是“傳遞酒杯”。
- 引申義:指宴席上賓主歡聚,暢飲無拘的狀态,帶有熱鬧、盡興的意味。
2.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紅樓夢》第一回,描述賈雨村與甄士隱飲酒談天的場景:“二人歸坐,先是款酌慢飲,漸次談至興濃,不覺飛觥獻斝起來。”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或狀語,用于描寫聚餐飲酒的場景。
- 近義詞:傳杯送盞、飛觥走斝。
3.例句與語境
- 古典用法:“馬嘴本不喜歡高談闊論的地方,更不願意飛觥獻斝,喝得酩酊大醉。”
- 現代引申:可用于形容友人聚會或慶祝場合的熱烈氛圍,如“老同學重逢,席間飛觥獻斝,暢談往事”。
4.補充說明
- 文化背景:觥、斝作為禮器,常見于商周時期,成語的沿用體現了古代酒文化對漢語的影響。
- 情感色彩:中性成語,無褒貶傾向,側重描寫場景而非評價行為。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酒器形制或《紅樓夢》相關典故,可參考權威文獻或文學解析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飛觥獻斝》是一個成語,表示互相敬酒的意思。下面是有關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信息。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飛:食部首,共9筆;
- 觥:見部首,共13筆;
- 獻:犬部首,共4筆;
- 斝:斤部首,共10筆。
2. 來源:
《飛觥獻斝》出自《詩經·小雅·風正》中的《風正》一詩:
飛觥舞斝,手如柔荑。
親己君子,民之父母。
這是一首描述古代宴飲場景的詩,其中“飛觥獻斝”指的是客人們敬酒祝福的場景,表達了親近友愛的情感。
3. 繁體字:
飛觥獻斝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飛的字形稍有不同,觥的字形為肚 + 見,獻的字形為王 + 犬,斝的字形為斤 + 我。
5. 例句:
- 在婚禮上,新郎和新娘互相飛觥獻斝,祝願彼此百年好合。
- 朋友們舉杯飛觥獻斝,慶祝我獲得晉升。
6. 組詞:
飛觥:敬酒;
獻斝:祝福、敬酒;
飛獻:敬酒、祝福。
7. 近義詞:
敬酒、相敬如賓、互敬互愛。
8. 反義詞:
傾蓋如故、相忘于江湖。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