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勞的意思、班勞的詳細解釋
班勞的解釋
普遍犒勞。《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夏四月,大司馬 吳漢 自 蜀 還京師,於是大饗将士,班勞策勳。” 李賢 注:“班,布也。謂徧布勞來之。”《後漢書·酷吏傳·李章》:“ 興 歸郡,以狀上帝,悉以所得班勞吏士。”
詞語分解
- 班的解釋 班 ā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按部就班。 工作或學習的組織:班組。班級。班長。班主任。領班。 軍隊編制中的基層單位,在“排”以下。 工作按時間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場所: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 勞的解釋 勞 (勞) á 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勞動。勞力。勞逸。功勞(功業,成績)。按勞分配。 辛苦,辛勤:勞苦。勞頓(勞累困頓)。勞瘁(勞累病苦)。勞碌(事情多而辛苦)。勞心。疲勞。煩勞。任勞任怨。
網絡擴展解釋
“班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ān láo,其核心含義是普遍犒勞,源自古代文獻記載。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普遍犒勞:指對全體人員或廣泛對象進行慰勞、獎賞。例如《後漢書·光武帝紀下》提到:“班勞策勳”,李賢注“班,布也”,即“廣泛分發犒勞”之意。
2.古籍用例
- 《後漢書·酷吏傳·李章》記載:“悉以所得班勞吏士”,意為将所得財物分發給吏士作為慰勞。
- 這一用法多與軍事、政務活動中的賞賜相關,體現古代對集體功績的嘉獎傳統。
3.現代可能的誤用
-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班勞”解釋為“不分晝夜地努力工作”,可能是結合“班”(上班)與“勞”(勞累)的引申義。但此意并非古籍原義,需注意語境區分。
4.總結
- 古義:以物質或榮譽形式廣泛犒勞群體(權威來源支持)。
- 現代引申:個别語境下可能指代辛勤工作,但需謹慎使用,避免混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班勞這個詞是指東南亞一種常見的植物,俗稱班戳(班窳)。下面來詳細解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班勞(班+勞),兩個部首分别是玉和力,總計五個筆畫。
來源:班勞一詞源自東南亞一些南島民族的語言,表示一種角果植物。這個詞從南洋傳入中國,成為了班戳(班窳)的通稱。
繁體:班勞的繁體字是班窳。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是用類似的字形來表示班勞。對于古代的字形,建議請查閱相關的字源資料。
例句:1. 我們在東南亞旅行時,看到了許多班勞的果樹。
2. 這個班勞的果實看起來很有趣。
組詞:班勞樹、班勞果、班勞汁、班勞種子等。
近義詞:角果、班戳。
反義詞:無。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