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苗的意思、枯苗的詳細解釋
枯苗的解釋
枯萎的禾苗。《南史·範泰傳》:“有蝗之處,縣官多課人捕之,無益於枯苗,有傷於殺害。”
詞語分解
- 枯的解釋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幹枯。枯萎。枯槁。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幹魚,形容存日不多)。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枯腸(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苗的解釋 苗 á 初生的植物或沒有秀穗的莊稼:禾苗。麥苗。樹苗。幼苗。苗子(亦喻繼承某種事業的接班人)。苗而不秀(隻長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條件雖好,但沒有成就)。 形狀像苗的:火苗兒。 某些初生的飼養的動物:魚苗
網絡擴展解釋
“枯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ū miáo,指枯萎的禾苗。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因幹旱、病蟲害等原因導緻枯萎的農作物幼苗,尤指禾苗類植物(如水稻、小麥等)的幹枯狀态。
- 引申意義:可象征因環境惡劣或缺乏滋養而失去生機的狀态。
出處與用法
- 曆史文獻:
《南史·範泰傳》中提到:“有蝗之處,縣官多課人捕之,無益於枯苗,有傷於殺害。”,意指捕殺蝗蟲對已枯死的禾苗無益,反而徒增傷害。
- 現代用例:
例如:“低溫陰雨導緻枯苗死苗嚴重,死苗率達25%以上。”,可見該詞多用于描述農業災害中的植物枯萎現象。
相關擴展
- 近義詞:萎苗、焦苗(需結合具體語境)。
- 反義詞:青苗、壯苗。
- 關聯現象:常與“幹旱”“病蟲害”“凍害”等自然災害關聯。
補充說明
- 詞性分解:
- 枯:形容植物失去水分或生機,如“枯萎”“枯槁”;亦可指井、河流幹涸。
- 苗:特指農作物的幼苗階段,如“禾苗”“麥苗”。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農業災害或詞語的文學化應用,可參考《南史》等典籍或農業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苗》的意思
《枯苗》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失去生機的植物,比喻失去生氣或希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苗》的拆分部首為木和艹,拆分筆畫為8畫。
來源
《枯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本古文詩集《楚辭》中的一篇名為《招魂》的章節。這篇文中有一句話:“枯苗生于隴畝之中。”這句話意味着即便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有希望和生機。
繁體
《枯苗》的繁體寫法為「枯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記載,古代的《枯苗》字寫作「枯苗」。
例句
他經曆了許多失敗,心裡早已是一片枯苗。
組詞
枯木、苗條、生機勃勃
近義詞
凋零、失望、無望
反義詞
生氣勃勃、振奮、希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