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國家的寶器。《左傳·成公二年》:“子得其國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難,其榮多矣。” 杜預 注:“國寳,謂甗磬。” 唐 崔曙 《奉試明堂火珠》詩:“遙知太平代,國寳在名都。” 宋 葉適 《受玉寶賀表》:“天運重來,國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
(2).特指傳國玺。《新五代史·雜傳·王珂》:“ 莊宗 自 鄆 入京師, 末帝 聞 唐 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為,自持國寳,指其宮室謂 瓚 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畫如何耳!’”
(3).國家的寶貴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寳也。” 唐 杜甫 《送長孫九侍禦赴武威判官》詩:“尊前失詩流,塞上得國寳。” ********* 《英勇抗戰三年中的五一節》:“其中所留技術工人不少,這都是抗戰建國時代的國寶。”
(4).國币。 鄭觀應 《盛世危言·鑄銀》:“ 中國 錢币,古分金、銀、銅三品,其行于世也,謂之國寳。”參見“ 國币 ”。
"國寳"是"國寶"的繁體寫法,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該詞具有雙重含義:
一、物質文化遺産層面 指國家立法保護的珍貴文物,如殷墟甲骨、曾侯乙編鐘等承載中華文明特質的器物。這類文物需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劃定的三個标準:曆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由國家文物局建立檔案并實施專項保護。
二、生物資源層面 特指中國特有且受法律保護的珍稀動物,如大熊貓、朱鹮等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物種。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這些生物在生态系統中具有旗艦物種地位,其保護級别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評定。
詞源學考證顯示,"寳"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現,由表示房屋、玉器和貨币的象形符號構成,本義為珍藏的貴重物品(《漢字源流字典》,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規範後簡化為"寶",但港澳台地區仍沿用"寳"的寫法。
“國寳”是“國寶”的繁體寫法,指國家級的珍貴事物,具體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物質文化遺産 指被國家認定的珍貴文物或建築,如中國的司母戊鼎、日本法隆寺金堂等。這類國寶具有曆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自然遺産與生物 常指具有國家象征意義的珍稀物種,如中國的大熊貓、澳大利亞的考拉。這些生物被視為國家形象代表。
人物象征 比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傑出人物,如科學家、藝術家等。例如錢學森常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被視作國寶級科學家。
文化符號 某些傳統技藝(如日本茶道、韓國盤索裡)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本國語境中也常被稱作國寶。
擴展說明:不同國家認定标準不同,中國将文物分為"一級文物"和"珍貴文物",日本則直接設立"國寶"認定制度。現代網絡語境中,該詞有時也用于戲稱受歡迎的事物(如熊貓幼崽),但非正式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哀聽百般抱令守律逼禅筆腳暢然朝司秤紐尺五楮火大腸杆菌墊隘遁法風裁諷多要寡風言醋語服藻府宅公共課公權觀矚壞隤話箱回蘇監主自盜泾濁渭清角抵隊俊氣樂跎跎離恨麥季麥舟之贈茫無所知門節免疫力鳴磬奶水凝聚力排子炮清袅輕傜薄賦清湛三色堇殺彘教子攝次蛇委石龍誦功秃露脫靴物華天寶午刻物傷其類無準拟限級曉惠歇家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