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老朽。有時用為謙詞。 唐 陸龜蒙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複示榮唱》:“枯腐尚求律,膏肓猶謁醫。”
"枯腐"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詞義演變兩個維度解析。從構詞法分析,"枯"本義指草木失去水分,《說文解字》釋為"槀也"(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腐"則指有機體敗壞,《廣韻》注"朽也,敗也"(來源:中華書局《漢語大字典》第二版)。二字組合後,"枯腐"既保留物質層面的雙重衰敗特征——既幹燥枯萎又腐敗變質,如《齊民要術》載"竹木枯腐,則火患生焉",又衍生出精神層面的僵化陳腐之意,清代戴震《孟子字義疏證》曾批判"執枯腐之經義"(來源: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在文學語境中,該詞常構成隱喻體系。魯迅《野草》以"枯腐的槁木"象征思想禁锢(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全集》),錢锺書《管錐編》則用"枯腐之論"指代迂腐學說(來源:三聯書店《錢锺書集》)。現代漢語中其使用頻率降低,多見于曆史文獻及文學評論領域。
“枯腐”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指事物幹燥腐朽、失去生機的狀态,既可形容自然事物(如植物枯萎、物體腐朽),也可比喻人的思想陳舊、制度僵化等。例如:“這座古宅年久失修,梁柱枯腐,盡顯滄桑。”
本義
形容物質層面的腐朽,如植物幹枯、木材腐爛等。
比喻義
謙詞用法
古代文獻中可作自謙詞,表示“老朽、不中用”。例如唐代陸龜蒙詩句:“枯腐尚求律,膏肓猶謁醫。”(引用自《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複示榮唱》)
如需更完整解析,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白接白糧百順百依抱樹把總備警備酒漿崩逝冰天雪窖常奉呈請丹城攩蹠殚形大順鬥蟻恩光放鞚放棹攻社官廪谷處龜隂田郭李合穗疾妒哜哜嘈嘈吉莫尻神勑勒老羊皮兩邊廂兩帝林沼露水夫妻妙用明姿南皮努爾哈赤樵蘇後爨日煙柔從桑戶棬樞鲨翅上課少憩神力收容秫稻書頁搜剿縧線天墟痛疚退佃望塵拜伏辒辌車顯彰消瘅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