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名。 秦 置。今屬 河北省 。 漢 末 建安 中, 魏文帝 曹丕 為五官中郎将,與友人 吳質 等文酒射雉,歡聚于此,傳為佳話。後成為稱述朋友間雅集宴遊的典故。《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每念昔日 南皮 之遊,誠不可忘。” 李善 注引《漢書》曰:“ 渤海郡 有 南皮縣 。” 南朝 宋 謝靈運 《拟魏太子邺中集詩·阮瑀》:“念昔 渤海 時, 南皮 戲清沚。” 唐 陳子良 《遊俠篇》詩:“東郊鬭雞罷, 南皮 射雉歸。” 清 唐孫華 《次和酬恺功院長見懷一百韻》:“勝流宗 北海 ,高會集 南皮 。”
“南皮”一詞的含義可從地名、曆史典故和文化象征三個角度綜合解釋:
南皮是河北省滄州市下轄的千年古縣,其名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期。據《南皮縣志》記載,公元前664年齊桓公北伐山戎時,在此地修繕皮革盔甲,因城北有“北皮亭”,此地得名“南皮”。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置縣,沿用至今,成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縣名之一。
建安文學雅集
三國時期,曹丕與“建安七子”等文人在南皮聚會賦詩,史稱“南皮之遊”,成為文人雅集的代名詞。曹丕在《與朝歌令吳質書》中追憶此盛況,北宋詩人蘇頌亦有詩句“南皮會”詠歎這段佳話。
德行象征
因南皮曆史上以優質棉紡品聞名,“南皮”在成語中被引申為“德行高尚”的象征,如“南皮高韻”形容道德品質出衆之人。
南皮名人輩出,尤以清末重臣張之洞(人稱“張南皮”)最為著名。他推動洋務運動、興辦新學,對中國近代化影響深遠,使“南皮”之名廣為人知。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了地名起源、文學典故及曆史人物等内容,若需更詳細的地理或行政區劃資料,可參考等來源。
南皮是一個常見的地名,指的是位于河北省的一個縣級市。該地區在曆史上以生産優質的皮革而著名,因而得名“南皮”。
南字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3。
皮字的部首是“皮”,筆畫數為5。
南皮的名稱是由地理位置和當地特色而來。南皮位于河北省的南部,因此得名“南”,而該地區擅長皮革制作,得名“皮”,兩者結合形成了“南皮”的名字。
南皮的繁體字為「南皮」,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古時候,南皮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以表示地名的含義。
1. 我計劃明天去南皮旅遊。
2. 南皮的皮革工藝非常有名。
3. 南皮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地方。
南皮包括南皮市、南皮縣等相關詞彙。
近義詞:南京、南昌,這些地名都與南皮有南字的共同點。
反義詞:北皮,用于與南皮構成對比,表示方向上的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