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順乎倫常天道。《禮記·禮運》:“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禦,諸侯以禮相異,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輔以大順,何向而不濟!” 唐 白居易 《李愬贈太尉制》:“在 建中 歲, 泚 賊叛逆,惟太師 晟 ,實仗大順,翦而瀦之。”
(2).自然,天然。《老子》:“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陳鼓應 注引 林希逸 曰:“大順即自然也。”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3).猶 * 。《史記·太史公自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大順"作為漢語複合詞,其語義内涵可從三個維度解析:
一、哲學語境 《漢語大詞典》釋為"自然和順的最高境界",《道德經·第六十五章》載:"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此處"大"作程度副詞強化"順"的終極性,指萬物遵循自然法則的和諧狀态,與《禮記·禮運》"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禦,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此之謂大順"的禮治理想相呼應。
二、曆史專名 作為政權年號具有雙重指向:①明末李自成1644年建立的"大順"政權,據《明史·流賊傳》記載,該政權以"均田免賦"為綱領,存續期雖短卻标志農民戰争新高度(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 2018);②西夏崇宗李乾順的年號(1135-1139),見證西夏與金朝的外交博弈(中華書局《二十四史全譯》, 2004)。
三、地理概念 現代漢語中特指重慶市涪陵區大順鎮,該地名源自清代"大順場"建制,承載巴渝地區商貿發展史(《中國地名志·重慶卷》,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2019)。
“大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順乎倫常天道
指遵循社會倫理和自然法則,強調秩序與和諧。如《禮記·禮運》提到“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即通過禮法實現社會安定。
自然、天然
道家思想中,“大順”與“自然”相通,如《老子》中“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指事物回歸本真狀态。
大法或根本原則
在曆史文獻中,也指代重要的法則或規律,如《史記》提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強調四季運行的規律性。
“大順”是明末李自成建立的政權(1644年—1645年),以推翻明朝為目标。其國號取自“順天應民”之意,曾短暫占據北京,後被清軍擊敗。
作為祝福語,常與數字結合表達吉祥寓意,例如:
通過以上分析,“大順”既可指哲學層面的自然法則,也可作為曆史符號或日常祝福用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案緝芭蕾舞闆蹋蹋倍裡尼辨給不齒不古不今參定操剸抄名傳拜春情竄擾黨報倒懸之苦斷意頓颔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芳冽煩劇風木根業函陝滈滈黑虎跳橫笛輷鞫紅薯腳路伎家井鲋衿褵金玉昆疾視亢奮可可兒的拉閑兩荊廪贍羅紋買托梅花婢扪足竮竛普覃騎兩頭馬清風亮節毬仗勸贊诎曲三黜森嚴神經末梢失察殊藩水則術籍摅武土螽委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