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日長至的意思、日長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日長至的解釋

指夏至。《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長至。陰陽争,死生分。” 孔穎達 疏:“長至者,謂此月之時日長之至極,大史漏刻,夏至晝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長至也。”《呂氏春秋·仲夏》:“是月也,日長至。” 高誘 注:“夏至之日,晝漏水上刻六十五,夜漏水上刻三十五,故曰長至。” 陳奇猷 校釋:“《仲冬》謂冬至為‘日短至’,明此夏至當可稱‘日長至’也……‘日長至’亦稱‘日至’。”《舊唐書·代宗紀》:“甲子,日長至,上禦 含元殿 ,下制大赦天下,改 永泰 二年為 大曆 元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日長至”是漢語中描述天文現象的專有名詞,特指一年中白晝時間達到最長值的節氣,即“夏至”。以下從多角度解析其内涵:

一、詞義解析 “日長至”由“日”(太陽)、“長”(延長)、“至”(極點)構成,字面意為“太陽運行至白晝最長的極點”。該詞屬于古代天文曆法術語,現代漢語中多作為“夏至”的同義詞使用。

二、曆史源流 最早見于《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日長至,陰陽争,死生分。”,表明周代已形成完整的天文觀測體系。漢代《淮南子·天文訓》進一步記載:“日夏至則鬥南中繩,陽氣極,陰氣萌”,揭示古人通過星象觀測驗證這一現象。

三、科學解釋 現代天文學定義為:太陽直射點抵達北回歸線(北緯23°26')的瞬間,北半球獲得全年最長日照時間。以2025年為例,精确時刻為6月21日22時34分(北京時間)。

四、文化影響

  1. 農事标志:古代農諺“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反映此節氣與田間管理的關聯
  2. 民俗活動:清代《燕京歲時記》載“京師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記錄飲食習俗傳承。

五、現代應用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日長至”是中國古代曆法中的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夏至節氣,即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日子。源自《禮記·月令》對仲夏之月的記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争,死生分”()。古人通過漏刻計時發現,夏至日晝長可達65刻(約15小時),夜長僅35刻(約9小時)()。

2. 天文與曆法背景 • 名稱構成:“日”指太陽運行,“長至”表示白晝長度達到年度頂點()。 • 與冬至對應:冬至被稱為“日短至”,兩者形成陰陽消長的對照()。

3. 曆史文獻佐證 《呂氏春秋·仲夏》和《舊唐書·代宗紀》均沿用此說法,如唐代大赦诏書特意選在“日長至”發布,突顯其特殊曆法地位()。

注意:雖有部分文獻将“長至”解為冬至,但結合《禮記》等核心典籍,主流解釋仍以夏至為準。該術語反映了古代通過觀測日影變化制定曆法的智慧。

别人正在浏覽...

夯貨不值當差距襜裳巉崪誠節稱樂戴陽打行登仕得意吊襚凍凝笃藝凡物諷讀富麗堂皇感激涕零構訟觀聽谷都圭璧浩浩湯湯鹘侖枷棒重堅約劫摽潔浄京都谲悍困戹憐傷鈴毦鹿車共挽鹿園冕紳名場谟策目瞪舌挢木槅木渠芝目笑青箱寝陋趣談殺菌劑誓願刷啦太浩攤曬讨説蜩鼹土雨謂呼委輸無謝銜璅小爐兒匠習家吸力豁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