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以實情。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蕭穎士》:“行侶共濟 瓜洲 ,舟中有二少年熟視 穎士 ,相顧曰:‘此人甚肖於 鄱陽 忠烈王 也。’ 穎士 是 鄱陽 曾孫,即自款陳。”
“款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拼音與結構
拼音為kuǎn chén,兩字均為左右結構。
基本釋義
指“告以實情”,即坦白陳述事實或表明真實身份。例如唐代《集異記》中,蕭穎士被認出是忠烈王後裔後“自款陳”,主動表明身份。
引證出處
主要見于唐代薛用弱《集異記·蕭穎士》,原文描述:“穎士是鄱陽曾孫,即自款陳。”。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強調坦誠相告,常用于古代文獻中人物身份或真相的揭示場景。
相關擴展
與“款陳”類似的詞語有“款啟寡聞”(形容見識淺薄)、“忠款”(指忠誠)等。
款陳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款和陳。下面将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介紹。
款陳的拆分部首是木和阜。款字的筆畫數為12,陳字的筆畫數為11。
款陳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具有悠久的曆史。它由兩個獨立的字組合而成,每個字都有各自的意義,一起組合成新的詞義。
款陳的繁體字為「款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款陳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字形和部首上,但整體意義與現代的款陳仍相同。
1. 他的作品中充分展示了古代文化的款陳之美。
2. 這個陳述的款陳非常詳實,沒有遺漏任何細節。
款陳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組,例如:款式、款語、陳述、陳舊等。
款陳的近義詞包括:陳述、陳舊、古舊等。
款陳的反義詞包括:新穎、更新、新陳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