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本的意思、末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本的解釋

全劇以正末主唱的劇本。如《元曲選》中的《王粲登樓》、《揚州夢》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末本”是元雜劇中的術語,指全劇由正末(男主角)主唱的劇本形式。以下是具體解釋:

  1. 基本定義
    “末本”指元雜劇中以正末為主角且貫穿全劇主唱的劇本形式。正末是元雜劇中的男性主角,負責全劇的核心唱段,例如《元曲選》中的《王粲登樓》《揚州夢》等作品均屬此類。

  2. 角色與結構

    • 正末在劇中通常扮演士人、官員等男性角色,如《王粲登樓》中的王粲。
    • 全劇唱詞由正末一人承擔,其他角色僅有對白,這種“一人主唱”是元雜劇的典型特征。
  3. 與“旦本”的對比
    “旦本”是以正旦(女主角)主唱的劇本,例如《窦娥冤》。“末本”和“旦本”共同構成元雜劇的兩大表演體系。

  4. 語言與來源解析

    • “末”指代男主角,源自宋金雜劇中的“末泥”角色。
    • “本”即劇本,合稱“末本”。
  5. 現代引申用法
    部分資料提到“末本”可引申為“最後一次機會”,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仍指元雜劇術語。需注意與成語“本末倒置”無直接關聯(後者是獨立的成語)。

總結來看,“末本”的核心含義集中于元代戲劇形式,是研究古典戲曲的重要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末本的意思

末本是一個漢字詞組,常用來指代某一本書籍或文件的最後一版或最終版本。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末本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和"本"。其中,"木"是右邊的部首,表明了這個字的大緻意義與"木材"或"樹木"相關;"本"則是左邊的部首,一般表示"書籍"或"文件"之類的概念。整個字的總筆畫數為五畫。

來源和繁體

末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最初是用作書籍版本描述的一種紀錄方式。在古代繁體字中,末本的寫法為「末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末本這個詞的寫法稍有不同。具體來說,在漢字繁體的古時候寫法中,「末」字的右邊多有一橫,類似于「末」字上有一橫的版本。

例句

1. 這是這本小說的末本,作者對内容進行了全面修訂。

2. 終于,在經過長時間的編輯和校對後,我們完成了這本書的末本。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末章、末尾、末頁。

近義詞:終版、最終版本。

反義詞:初版、初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