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的動物。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境異》:“木僕,尾若龜,長數寸,居木上,食人。”
“木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出處在不同文獻中有相關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木仆”指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最早見于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境異》。其特征為:
主要源自《酉陽雜俎》,屬于古代志怪文學中的異獸記錄,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的想象與诠釋。
“木仆”的本義為古代傳說中的食人異獸,現代語境中偶見引申為缺乏自主性的比喻,但後者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酉陽雜俎》原文或權威詞典。
木仆是一個中國漢字詞,意思是從事木材加工的工人或工匠。該詞由兩個部分組成:木(mù)和仆(pú)。
木是指樹木或木材,是一個常見的漢字。仆是指為他人工作、侍奉、服侍的人,也可以表示某些特定職業。将兩個字合在一起就表示從事木材加工工作的人。
據推測,木仆一詞最早可追溯至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當時中國的一種行業職稱。
木仆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它表示與木材有關的意思。
木仆一共有8個筆畫,其中,“木”為4個筆畫,表示左邊的“木”字部分,而“仆”為4個筆畫,表示右邊的“仆”字部分。
在繁體字中,木仆被寫作「木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木仆并沒有太大變化,仍然保持着現代漢字的形态,且讀音也相同。
1. 他是一位優秀的木仆,精湛的木工技藝為他赢得了良好的聲譽。
2. 這家加工廠雇用了十幾名木仆,每天都有大量的木材加工出廠。
組詞:木匠、木材、木工、木料、木屋。
近義詞:木工。
反義詞:木主(指雇傭木匠或木工的雇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