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制。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三》:“ 子貢 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古今解者未嘗有異説。而 張無垢 曰:‘……危言以控阨,而不以善道之,取辱之。’”
“控阨”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由于現有資料有限(僅查字典網提供簡短釋義),若需更詳細的詞源考證或曆史用例,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控阨(kòng f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控制進出口的關卡。該詞的部首拆分為手部(扌)和門部(門),總計5個筆畫。
《控阨》一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在古代,門閥阻擋水流的設施稱為“阨”,後來演變為指擋住河道的關卡。而“控”表示控制、操縱的意思。因此,“控阨”便是控制進出口的關卡。
在繁體中,控阨的寫法為控關。
在古時候,漢字控阨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門部寫作“門”,扌部寫作“句”,總計4個筆畫。這一寫法在現代被稱為“古體字”,并且在一些古代文獻、碑文中仍可以見到。
1. 政府設立了控阨以嚴格監管進出口商品。
2. 這座城市的邊境設有多座控阨,以确保安全。
控阨可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詞,例如:
1. 控阨人員:指在控阨設施工作的人員。
2. 控阨政策:指政府對進出口進行限制和監管的政策。
近義詞:關卡、關隘
反義詞:通道、開放口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