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括的意思、铨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括的解釋

謂選拔和統領官吏。 晉 孫綽 《司空庾永碑》:“雖名器未及,而任盡臣道,正身提衡,銓括百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铨括”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字法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溯源 “铨”本指衡量輕重的器具,《說文解字》釋為“衡也”,引申為考核、選拔人才,《廣雅·釋诂》載“铨,度也”。“括”原意為捆紮,後衍生出總括、包容之義,《玉篇》注“結也,包括也”。二字組合後形成複合概念,指系統性的考核與綜合評定,強調對事物或人才的全面衡量與總結歸納。這一構詞規律符合《漢語複合詞構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中“動補式複合詞”的特征。

二、文獻用例

  1. 制度範疇:古代铨選制度中特指對官員的全面考評,《新唐書·選舉志》記載“凡铨括,必察其行能,核其資曆”,體現對官吏德才資曆的綜合審查。
  2. 學術領域:清代考據學家章學誠《文史通義》有“铨括群言,折衷至當”之說,指對學術觀點的系統梳理與精準提煉。

三、現代應用 該詞在當代主要見于曆史研究及公文寫作領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全面考核并總結歸納”,《辭海》(第七版)補充說明其多用于制度性評價場景。具體用例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铨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官員選拔和管理的制度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铨括”指選拔和統領官吏的過程,強調對人才的審查、評估與任用。其中:

二、詞源與用法

  1. 曆史背景
    該詞源自古代官員選拔制度,如晉代孫綽《司空庾永碑》中記載:“正身提衡,铨括百揆”,指公正選拔和管理百官。
  2. 功能特點
    包含兩方面:
    • 選拔:通過考核、資曆評定等方式篩選人才;
    • 統領:對已任官員進行職務分配和管理。

三、近義與延伸

四、示例與文獻

典型用例見于《司空庾永碑》,描述官員雖未獲高位,但通過“铨括”盡職盡責。

别人正在浏覽...

愛憐拗折扮妝報當八校便房冰斯長患廛市楚宮處子寸楷戴山鼇到位跌踣都有二十八舍公民古調單彈海棠梨禾麥黃耇黃茅白葦狐胡昏淡蛟蜃靜嚴畸羨輯佚勘對殼殼墾種累碁利名六辔理中痝鴻民命密疏難厄女市鉗劫去職三勢生活申驅折折時日曷喪耍花腔書禮私話嘶韻隨手鎖谏台閣體它門天清氣朗投隙抵罅文察無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