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忠誠。 明 方孝孺 《慎思堂銘》:“ 廬陵 劉君 子博 ,以文學恪忠受知於上,擢磨勘司丞,名其退食燕居之堂曰‘慎思’。”
“恪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恪忠(kè zhōng)指恭敬忠誠,強調以謹慎、尊重的态度保持忠心。該詞常用于描述對上級、職責或信念的忠誠态度。
恪(kè)
本義為恭敬、謹慎,如“恪守”“恪盡職守”等用法,體現嚴肅認真的态度。
忠(zhōng)
指誠心盡力,如“忠誠”“忠貞”,強調無私的奉獻與堅定的信念。
明代方孝孺在《慎思堂銘》中提到:“廬陵劉君子博,以文學恪忠受知於上……”。此例中,“恪忠”形容劉子博憑借恭敬忠誠的品格獲得賞識,體現了該詞在古典語境中的應用。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如描述曆史人物品德、學術讨論等,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反義詞,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
恪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非常忠誠,以至于無論面臨何種困難或壓力,都能夠始終保持忠誠。
恪字是一個由心部和曷部組成的字,心部是恪字的主體部分,曷部則是疊刀形狀的附屬部分。恪字的總筆畫數為9。
忠字是一個由心部和串部組成的字,心部同樣是忠字的主體部分,串部則是心旁邊的一條橫線。忠字的總筆畫數為8。
恪忠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恪字的本義指的是人們對神明或高位者的恭敬忠誠,忠字則是指對國家、君主或者家庭等的忠誠。在繁體字中,恪字保留了原有的寫法,忠字則是寫作「忠」。
在古代,恪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舊時的恪字是寫作「恪克」,克字表示克制、克服的意思,意味着對道德或責任的自我約束。
忠字在古時的寫法為「忠茲」,茲表示長久、恒久的意思,強調了忠誠的持久性。
1. 他一生恪忠于國家,為了保護家人和國家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
2. 作為忠誠的官員,他永遠恪守職責,不為個人私利動搖。
- 恪盡職守:認真履行職責,盡心盡力。
- 忠心耿耿:形容忠誠心意堅定。
- 忠實可靠:對事情忠誠,并且可以信任。
忠誠、忠心、忠實、忠厚、忠貞
不忠、不義、背信棄義、背叛、謊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