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跫音的意思、空谷跫音的詳細解釋
空谷跫音的解釋
見“ 空谷足音 ”。
詞語分解
- 空谷的解釋 空曠幽深的山谷。多指賢者隱居的地方。《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孔穎達 疏:“賢者隱居,必當潛處山谷。”《晉書·龔玄之傳》:“夫哲王禦世,必搜揚幽隱。故空谷流縶維之詠,丘園旅束帛之觀
- 跫音的解釋 足音。 宋 範成大 《留遊子明》詩:“得得跫音喜,悤悤笑口開。” 明 袁宏道 《喜蘇潛夫至柳浪座上限韻》:“屢眄跫音至,秋來信幾緘。”
網絡擴展解釋
“空谷跫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指在寂靜無人的山谷中聽到腳步聲(“空谷”指無人山谷,“跫音”即腳步聲)。
- 比喻義:多用于形容難得的信息、言論或事物,或指長期孤寂中突遇驚喜(如意外訪客、好消息等)。
二、中日語境差異
-
中文用法
- 強調“難得性”:如長期無聯繫的朋友突然來信,或罕見觀點被提出,可比喻為“空谷跫音”。
- 注意:不可用于描述恐怖場景(如害怕腳步聲),否則屬于誤用。
-
日語用法
- 側重“孤寂中的轉機”:指原本枯燥寂寞的生活因意外訪客或喜訊而被打破。
三、出處與示例
- 典故來源:最早出自《莊子·徐無鬼》,描述隱士聽到人聲的欣喜。
- 文學引用:明代宋濂《貞節堂記》中以此比喻罕見的美德。
- 現代例句:
“他平日沉默寡言,今天主動分享經曆,真是空谷跫音。”
四、常見混淆
- 與“空谷足音”的關系:兩者含義相近,但“足音”更側重“信息/事物的珍貴性”,“跫音”更突出“寂靜中的突然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明代文集《貞節堂記》。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空谷跫音
空谷跫音是一個成語,在中國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義。它形容寂靜的山谷中,孤寂的景象中傳來的微弱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空(五點水)谷(谷字頭)跫(足字旁)音(立刀旁)。
來源:這個成語出自《楚辭》——屈原的《離騷》。原文中寫道:“主人何為言‘竟踐? ’——君視其招組而歸者邪。或翺翔回空谷。跫然回自滄洲。”其中“跫然回自滄洲”就是形容獨行者在空谷中發出的聲音。
繁體寫法:空谷踦音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空孤蹩音
例句:在這個喧嚣的城市裡,我渴望能夠聽到一絲空谷跫音。
組詞:空寂、谷中、跫韻、音響
近義詞:山谷寂靜、寂寥無聲
反義詞:熱鬧喧嘩、嘈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