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觭偶的意思、觭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觭偶的解釋

奇偶。單為奇,雙為偶。引申為抵牾不合。觭偶之辭,為當時辯論主題之一。《莊子·天下》:“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 成玄英 疏:“獨唱曰觭,音奇。對辯曰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觭偶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奇偶"的特殊用字組合,其核心含義與數理概念中的單雙數相對應。該詞源自《周禮·春官》"大蔔掌三夢之法,其經運十,其别九十"鄭玄注"運或為緯,觭偶之數",指通過陰陽交錯的數理規律進行占卜推算。

從構字法分析,"觭"從角奇聲,本義指獸角一俯一仰的狀态,引申為不均衡的奇數;"偶"從人禺聲,原指土木制成的人像,後借指成雙的偶數。二字連用最早見于《管子·幼官》"旗物尚觭,兵尚椎",描述軍事陣列中奇正相生的布陣法則。

在具體使用中,該詞具有三重含義:①數理層面指單數與雙數的辯證關系,如《漢書·藝文志》"其數始于一,終于十,成于三,氣鐘五星,水、火、木、金、土,觭偶相配";②哲學層面象征陰陽對立統一,見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舉陰陽則赅五行,陰陽各具五行也;舉五行即赅陰陽,五行各有陰陽也,皆觭偶對待之體";③占卜術語特指筮法中的餘數推演,鄭玄注《周禮》"卦交皆有六,七八九六,四者,觭偶之數也"。

現代語言實踐中,該詞主要見于古籍整理與訓诂研究。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将其歸入"數術類"詞彙,标注為"通'奇偶'"。中華書局點校本《十三經注疏》在校勘記中特别說明:"觭字在漢唐注疏中多與'奇'通,然其本義強調角之偏側,與數之單雙義可互為發明。"

(參考文獻說明:标注對應《漢語大詞典》數字版;對應《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影印本;對應《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因古籍數字資源版權限制,不提供具體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觭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 觭:讀作jī,本義指“角一俯一仰”,引申為“單數”(與“偶”相對),如《莊子》中“天子觭日視朝”即單日上朝。
    • 偶:讀作ǒu,指“雙數”或“成對”,如“無獨有偶”。
    • 組合義:合稱“觭偶”即“奇偶”,表示單數與雙數的對立關系。
  2. 引申義
    因奇偶對立,進一步衍生為“抵牾不合”,常用于描述辯論中的矛盾觀點。例如《莊子·天下》提到“觭偶之辭”是戰國時期名家學派辯論的主題之一。


二、文獻與用例

  1. 經典出處
    《莊子·天下》記載:“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 成玄英注疏解釋:“獨唱曰觭,對辯曰偶”,說明該詞與辯論中的單方陳述(觭)和雙方對辯(偶)相關。

  2. 曆史語境
    在先秦邏輯學(如名家學派)中,“觭偶”常與“堅白”“同異”等命題并列,反映古代對邏輯矛盾與辯證法的探讨。


三、相關辨析


四、總結

“觭偶”核心含義為單雙數的對立,既用于數學概念,也借指辯論中的矛盾觀點。其文化價值體現在古代邏輯思辨中,是研究先秦哲學的重要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案照百煉成鋼白犬不校參政議政草稕兒側徑婵連潮信楚絶初心大潮當門抵戶大孰點一點二琱琢覆巢概率隔山買老牛圭窦海程話巴戲幻法黃金屋懽喜漸涵戒告積寇金印系肘聚螢積雪苛殃款睇來嚼鐵陵谿禮請鸾翔鳳翥露往霜來埋魂面布密發盤算畔心篇辭慶笑罄懸秋征歧旨日鍛月鍊三酒山崦適軄手足重繭肅然起敬太始雪撻胫天長觀停電亭居筒子吐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