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聳的意思、铿聳的詳細解釋
铿聳的解釋
铿锵卓絕。 明 李東陽 《謝公神道碑銘》:“言論鏗聳,行操孤潔。”
詞語分解
- 铿的解釋 铿 (鏗) ē 〔铿锵〕形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象聲詞:大皮鞋走在石闆路上铿铿地響。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聳的解釋 聳 (聳) ǒ 高起,直立:高聳入雲。聳立。聳拔。聳峙。 驚動:聳動。聳人聽聞。 聾:聳昧(又聾又瞎,引申為昏聩)。 筆畫數:; 部首: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铿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kēng sǒng
- 詞義:形容聲音或言辭铿锵有力、卓絕出衆,常用于表達言論或行為的堅定與超群()。
拆解分析
- “铿”:本義為金屬敲擊聲,引申為響亮、堅定,如“铿锵”。
- “聳”:原指高起、直立,此處引申為突出、卓絕,如“聳動”“聳立”。
二者結合後,強調聲音或表現力既有力又卓越。
出處與用法
- 文獻用例:明代李東陽在《謝公神道碑銘》中寫道:“言論铿聳,行操孤潔”,形容謝公的言辭堅定有力,操守高潔()。
- 使用場景:多用于書面語,描述演講、文章、品格等方面具有強烈感染力或獨特高度的特質。
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铿锵有力、擲地有聲、卓爾不群。
- 反義詞:綿軟無力、平庸無奇。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古文或文學性較強的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铿聳的意思
铿聳(kēng sǒng)是一個形容詞,指高聳而有韻律感的樣子或聲音。常用來形容高張、激昂、嘹亮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铿字的部首是金字旁(钅),聳字的部首是耳字旁(耳)。铿字共有15畫,聳字共有10畫。
來源和繁體
铿聳是漢語詞彙,來源于古漢語。在繁體字中,铿聳用「鏗聳」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铿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其右邊的部分曾由兩個「刀」字旁組成,表示其聲音的特征。聳字的寫法保持基本不變。
例句
1. 山巍峨而铿聳,猶如一頭巨獸。
2. 铿聳的鐘聲在空曠的山谷中回響。
3. 他的演講铿聳激昂,震撼了在場的所有觀衆。
組詞
铿铿有聲(形容聲音宏亮)、高聳入雲(形容建築物極其高大)、巍峨聳立(形容山勢雄偉)、聳立不倒(形容堅定不移)
近義詞
高聳、巍峨、聳立、挺拔、雄峙
反義詞
低矮、平坦、矮小、蜷縮、垂頭喪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