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峻的意思、刻峻的詳細解釋
刻峻的解釋
苛刻嚴酷。《後漢書·儒林傳下·楊仁》:“ 肅宗 既立,諸 馬 共譖 仁 刻峻。”《北史·郦道元傳》:“﹝ 道元 ﹞為 東荊州 刺史,威猛為政,如在 冀州 。 蠻 人詣闕訟其刻峻。”
詞語分解
- 刻的解釋 刻 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書本)。刻石。刻字。刻闆。刻舟求劍。 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時,一刻等于十五分鐘:五點一刻。 時間:此刻。即刻。頃刻(極短時間)。時刻。刻不容
- 峻的解釋 峻 ù 山高而陡:高峻。險峻。峻峭。峻拔。 高大:峻德。峻節。 嚴厲苛刻:峻刻。峻厲。嚴峻。嚴刑峻法。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刻峻”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不同來源的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刻峻”讀作kè jùn,核心含義為苛刻嚴酷,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治理方式過于嚴厲。例如《後漢書》記載的楊仁因“刻峻”被誣陷,以及《北史》中郦道元任刺史時因嚴苛政策引發民衆不滿()。
二、字義解析
-
“刻”:
- 雕刻(如刻圖章)
- 時間單位(15分鐘為一刻)
- 程度深(如深刻、刻苦)
- 刻薄(如尖刻、苛刻)()。
-
“峻”:
- 山高陡峭(如險峻、峻嶺)
- 嚴厲(如嚴峻、嚴刑峻法)()。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形容政策、性格或行為的嚴苛性,如古代官員施政過于威猛導緻民衆不滿的記載()。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到“形容事物形狀清晰”,但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誤解。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語境差異:該詞現代使用較少,更多出現在曆史文獻中。若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出處(如《後漢書》《北史》)以确保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峻》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刻峻(kè jùn)是一個漢語詞語,常用來形容人的面容或形象嚴峻、嚴厲、凜冽、森嚴。在描述人的外貌時,刻峻常用來形容面露嚴肅或凝重之色,給人以嚴肅、苛刻的印象。此詞還可表示事物外表内容規整、嚴謹等意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峻》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刀”和“山”,其中“刀”為刻的偏旁部首,表示與刀相關的意思;“山”為峻的偏旁部首,表示與山有關的意思。該詞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和繁體
《刻峻》一詞的來源比較普遍,既可以指人的相貌特征,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形象和狀态。在搜尋到的資料中,沒有明确的證據表明《刻峻》一詞有特定的來源。在繁體字中,“刻峻”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特别變化,仍然保持為“刻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字體有所不同,但“刻峻”兩字的基本結構和意義與現代漢字相同。根據古文獻記載,古代的“刻峻”一詞在結構上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總體來說,它仍然被用來描述人的面容嚴峻、嚴厲,或者事物的形象凜嚴、嚴謹。
例句
1. 他看起來刻峻嚴肅,讓人感到畏懼。
2. 這幅畫筆觸刻峻,形象生動,讓人印象深刻。
3. 這家公司的管理極其刻峻,要求嚴格執行每一項規定。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刻容、峻嶺、刻闆、嚴峻、凜峻、嚴肅
近義詞:嚴肅、嚴峻、嚴厲、凜峻、莊重
反義詞:親切、和藹、溫和、和顔悅色、寬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