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珪的意思、璧珪的詳細解釋
璧珪的解釋
亦作“ 璧圭 ”。璧與珪。古代帝王、諸侯用作禮器和符信。 元 劉将孫 《竹齋記》:“ 淇 澳之菁菁,璧圭金錫,以像君子之德。” 明 鄭真 《題浮玉山房》詩:“長材自許充瑚璉,高爵終期賜璧珪。”
詞語分解
- 璧的解釋 璧 ì 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禮時用作禮器,亦可作飾物。 美玉的通稱: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樣圓而亮的太陽)。璧月。 筆畫數:; 部首:玉; 筆順編號:
- 珪的解釋 珪 ī 同“圭”①。 筆畫數:; 部首:王;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璧珪是古代禮儀文化中兩類重要玉器的合稱,其釋義可從單字訓诂與文獻用例兩方面展開:
一、單字訓诂
- 璧:《說文解字》釋為“瑞玉圜也”,特指中央有圓孔的扁平圓形玉器。《周禮·考工記》載“璧羨度尺,好三寸以為度”,鄭玄注“璧,圓器,象天”,表明其形制象征天圓觀念,屬祭天禮器(來源:許慎《說文解字》)。
- 珪(圭):《說文解字》釋“圭,瑞玉也,上圜下方”,指上部尖銳、下部平直的條形玉器。《禮記·王制》言“諸侯執圭以朝天子”,可見其作為身份憑信與朝聘禮器的功能(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二、合稱釋義
“璧珪”連用始見于先秦文獻,如《管子·輕重甲》載“寡人欲封泰山,禅梁父,以璧珪為犧性”,指代祭祀活動中兼具通神與表禮功能的玉器組合。漢代鄭玄《周禮注疏》提出“圭璧合制”說,認為璧象征天德周流,圭象征地德方正,二者合用體現“天地合德”的禮制思想(來源:《十三經注疏》)。
三、文化内涵
璧珪體系貫穿三代至秦漢,既是“以玉事神”的宗教符號,又屬“禮以别異”的等級标識。考古發現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龍紋玉圭、戰國曾侯乙墓的谷紋玉璧,印證了《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青圭禮東方”的記載(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網絡擴展解釋
“璧珪”是古代中國重要的禮器與符信,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ì guī(注音:ㄅ一ˋ ㄍㄨㄟ),由“璧”和“珪”兩字組成。
- 定義:指玉制的璧與珪(圭),為古代帝王、諸侯在祭祀、朝聘等禮儀場合使用的禮器,也作為權力或身份的符信。
二、文獻例證
- 象征品德:元代劉将孫《竹齋記》中以“璧圭金錫”比喻君子的德行,強調其象征意義。
- 喻指功勳:明代鄭真《題浮玉山房》詩中提到“高爵終期賜璧珪”,暗指通過功績獲得封賞。
三、同義詞與書寫形式
- 異體寫法:亦作“璧圭”,兩者通用。
- 相關器物:常與“瑚琏”(祭祀器皿)并提,凸顯禮器屬性。
四、用途與象征
- 禮儀功能:用于祭祀、冊封、盟誓等儀式,體現等級制度。
- 符信作用:作為身份憑證或權力象征,多見于分封諸侯、外交場合。
五、補充說明
目前資料中未明确提及反義詞,可能與古代禮器的特殊性有關。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形制或曆史演變,建議參考《周禮》《禮記》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哀迫安言白芽刨床北羅酆讒疵春江花月夜大卿墩鎖肺金肥息甫爾格勒攻昧鬼瞰家股掌含煙禍谪禍中有福膠膠紛紛京片子近故矜奢捐選寇盜梁獄烈女鄰國買犢賣刀蜜不齒蜂判解披書千裡結言輕倨啓業七注曲節仁澤瑞玉商頓珊瑚鈎山毛榉盛養時要雙兔碑水攻四堵牆思前想後食士宿孽鞉耳田財田郎調達湍悍馱筐讬巧猬縮浯嶼遐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