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珪的意思、璧珪的詳細解釋
璧珪的解釋
亦作“ 璧圭 ”。璧與珪。古代帝王、諸侯用作禮器和符信。 元 劉将孫 《竹齋記》:“ 淇 澳之菁菁,璧圭金錫,以像君子之德。” 明 鄭真 《題浮玉山房》詩:“長材自許充瑚璉,高爵終期賜璧珪。”
詞語分解
- 璧的解釋 璧 ì 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禮時用作禮器,亦可作飾物。 美玉的通稱: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樣圓而亮的太陽)。璧月。 筆畫數:; 部首:玉; 筆順編號:
- 珪的解釋 珪 ī 同“圭”①。 筆畫數:; 部首:王;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璧珪”是古代中國重要的禮器與符信,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ì guī(注音:ㄅ一ˋ ㄍㄨㄟ),由“璧”和“珪”兩字組成。
- 定義:指玉制的璧與珪(圭),為古代帝王、諸侯在祭祀、朝聘等禮儀場合使用的禮器,也作為權力或身份的符信。
二、文獻例證
- 象征品德:元代劉将孫《竹齋記》中以“璧圭金錫”比喻君子的德行,強調其象征意義。
- 喻指功勳:明代鄭真《題浮玉山房》詩中提到“高爵終期賜璧珪”,暗指通過功績獲得封賞。
三、同義詞與書寫形式
- 異體寫法:亦作“璧圭”,兩者通用。
- 相關器物:常與“瑚琏”(祭祀器皿)并提,凸顯禮器屬性。
四、用途與象征
- 禮儀功能:用于祭祀、冊封、盟誓等儀式,體現等級制度。
- 符信作用:作為身份憑證或權力象征,多見于分封諸侯、外交場合。
五、補充說明
目前資料中未明确提及反義詞,可能與古代禮器的特殊性有關。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形制或曆史演變,建議參考《周禮》《禮記》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璧珪這個詞起源于古代漢字,它是一個名詞,代表着一種古代玉器。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璧珪這個詞的一些詳細内容。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璧珪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璧的拆分部首是玉(玉砬),它一共有14個筆畫。珪的拆分部首是王(玉環),它一共有9個筆畫。璧珪這兩個字都可以用玉的拆分部首王來替代。
璧珪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漢字,具體的來源有待考證。不過,根據文獻記載,璧珪是一種古代的玉器,是古代帝王進行祭祀和儀式時佩戴的重要物品。
另外,璧珪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中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一些不同。古代的漢字寫法更加繁複,文字形狀也有所不同。但是,現在使用的簡化字已經逐漸普及,所以我們最常見的是現代漢字的寫法。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用璧珪這個詞來組詞,例如璧珪玉器、璧珪文化等等。
關于璧珪的近義詞,可能是類似的古代玉器,例如璧瑪或者是璧環。而反義詞的話,比如可以是非玉質的器物。
總結一下,璧珪是一種古代玉器,代表着豪華和權力。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和古代漢字寫法、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相關信息都為你介紹清楚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